第五章 认知心理障碍课件.ppt
第五章认知心理障碍第五章认知心理障碍
一、相关知识回顾感觉:感觉(sensation)是个体对刺激作用于某种感受器所产生的体内外的初级经验或觉知。感觉器官由感受器、神经通路、大脑皮层感觉中枢构成。这些组成部分中任一部位发生病变时,都会出现感觉障碍(disturbancesofsensation)。知觉:知觉(perception)是个体把来自感觉器官的信息转化为有意义对象的心理过程。第五章认知心理障碍
二、感觉障碍1.感觉过敏(hyperesthesia)。感觉阈值的降低,表现为对平常强度刺激的感受性增强。多见于神经衰弱、癔症的转换症状、更年期综合症、感染后的虚弱状态、躯体疾病恢复期等。第五章认知心理障碍
冷冰水冻河第五章认知心理障碍
2.感觉减退(hypoesthesia)和感觉缺失。感觉阈值的升高,表现为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性降低,严重时达到感觉缺失(anesthesia)的程度。此症状和体征更多见于神经系统疾病。感觉缺失最常见于癔症的转换症状。常出现感觉减退的情况有抑郁状态、木僵状态、催眠状态等。第五章认知心理障碍
3.感觉倒错(paraesthesia)。对外界刺激产生与正常感觉相反的感觉。多见于转换型障碍。第五章认知心理障碍
4.内感性不适(senestopathia)。表现为躯体内部(如肠道、关节、皮下)的各种难以名状的难受感(感到某种牵拉、挤压、撕扯、转动、游走、溢出、流动、虫爬等特殊感受)。部位游走不定和描述不清晰是其主要特点。该症状在综合医院门诊也不少见,多伴随其他躯体不适。在精神科临床多见于精神分裂症和抑郁障碍,尤其是疾病早期出现此类症状后,一般多继发具有临床诊断意义的其他症状。第五章认知心理障碍
三、知觉障碍1.感知和识别能力缺失症(不识症)物体不识症颜色不识症字形不识症空间不识症面孔不识症特点:不伴有初级感觉丧失或只能减退,患者可以看到物体,但不能识别物体的意义。原因:脑器官疾病。第五章认知心理障碍
第五章认知心理障碍
2.感知错幻1)错觉:错觉是歪曲的知觉体验,表现为将外界客观事物完全错误地感知为另外一类事物。第五章认知心理障碍
第五章认知心理障碍
错觉产生的条件错觉的产生与感知条件(如光线暗淡)和心理状态(如恐惧、紧张及期待等)有关,躯体疾病导致意识障碍时也容易出现错觉。第五章认知心理障碍
错觉的分类生理性错觉可以通过重复观察或实践而纠正。病理性的错觉坚信不疑,不能纠正,带有恐怖色彩。常在意识障碍时出现,如传染病时的高热或中毒性疾病中的谵妄状态。谵妄是一种以兴奋性增高为主的高级神中枢急性活动失调状态,是在意识清晰度降低的同时,表现有定向力障碍,包括时间、地点、人物定向力及自身认识障碍,并产生大量的幻觉、错觉。幻觉以幻视多见,内容多为生动、逼真而鲜明的形象,如看到昆虫、猛兽、鬼神、战争场面等。第五章认知心理障碍
2)幻觉:幻觉是虚幻的知觉体验,表现为在没有相应的客观事物存在时,出现了该事物的知觉体验。根据所涉及的器官分为:幻听、幻视、幻嗅、幻味、幻触、内脏性幻觉、运动性幻觉。第五章认知心理障碍
幻听非言语性幻听言语性幻听①言语命令性幻听。②言语评论性幻听。③思维鸣响。患者听到声音用命令的口吻让他去干违背意愿的事情,患者犹豫时,声音还可能催促和威胁,最终迫使患者完全或部分遵从。该症状是暴力和自伤、自杀行为的明显危险因素,临床上要引起高度注意。表现为听到一个或几个人在议论他,有男有女,内容多是讽刺、辱骂,少数情况下有赞扬声。有时声音用第二人称“你”的口吻和患者进行交谈,患者可以加入议论中,旁人看来患者似乎在与看不见的人对话,表现为自言自语。其中一类追踪评论性幻听比较特殊,临床也较常见。患者听到两个以上的声音在一旁将患者称为“他”来评论其一举一动,犹如实况转播。患者凭空听到陌生的声音将自己的思想或内心活动讲述出来。有的患者凭空听到声音逐字逐句地复述他正在看书的内容。思维鸣响是精神分裂症的特征性症状之一。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如酒中毒性幻觉症、苯丙胺依赖)脑外伤性精神障碍、重性抑郁患者也常出现幻听,各有其特点。第五章认知心理障碍
幻视出现生动、形象,内容丰富,多种多样,包括人物、动物、图画等整套景象或凶恶的怪物,使患者的情感和行为表现为恐惧、逃跑或攻击。按幻想活动内容是否改变,可分为“稳定性”或“舞台样”;病人对幻觉的态度也不同,有的好像只是一个旁观者,有的则是直接参与者,他们所表现的情感反就和行为举动也有所不同。幻视通常不是孤立出现,多与听幻觉一起出现。常见于谵妄状态。若在意识清晰时出现多见于精神分裂症。如果幻视在临床相中占主导地位,要高度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