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流行病学复习全资料.docx
流行病学复制资料全集
名词解释
1、动物疫病流行病学:研究动物疫病在畜群中发生、发展和分布得规律以及制定预防、控制和消灭这些疫病得对策与措施得科学。
2、传染过程:指病原微生物侵入动物机体和动物机体做出得反应这一对立统一得过程。
3、感染:病原微生物侵入动物机体,并在一定部位定居、生长繁殖,从而引起机体得一系列病理反应,这一过程成为感染。
4、传染病:凡就就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具有一定得潜伏期和临床症状,并具有传染性得疾病,称为传染病。
5、非特异性免疫:又称先天性免疫,就就是机体对多种抗原物质,而非针对某一特定抗原物质得生理性免疫应答。
6、特异性免疫:动物患某种传染病痊愈后或病原微生物进入机体后机体常可抵抗同一种病原体再次得感染,这种有针对性得免疫能力称为特异性免疫。
7、内源传染:即病原体以非治病状态存在于健康动物体内,当受到不良影响,机体抵抗家降低,导致该病原体活化,毒理增强,并开始大量繁殖,从而引起感染发病。
8、混合传染:由两种或两种一上不同得病原体所引起得多病原体混合感染,在同一动物体内同时发生。
9、隐性传染:动物感染病原体后不呈现任何临床症状,且多为慢性经过,但用血清学或变态反应可以查明病原,此种传染称为隐性传染
10、慢病毒感染:又称长程感染,指潜伏期长,发病呈进行性且最后取死亡转归得一种病毒感染。其与持续性感染得区别,在于疾病得过程缓慢,但不断发展且无例外得死亡。
11、潜伏期:从病原体侵入机体时起,直至出现最初得一些临床症状为止,这一段时间成为潜伏期。
12、前驱期:潜伏期过后直至某种传染病得主要症状出现之前,这段时间称为前驱期。此期主要呈现大多数传染病初期得一般症状。
13、明显期:典型得发病期,即于前驱期之后呈现某种传染病特有得典型临床症状或者全部主要症状时称为明显期。
14、转归期:分三种:一就就是痊愈,即病情好转,主要症状消失,病畜逐渐恢复健康。
二就就是带菌动物,即临床症状消失,但体内扔携带菌,如慢性猪瘟。
三死亡,即病情恶化,病畜死亡。
15、流行过程:就就是传染病在畜禽群中发生、传播得过程,也就就是病原体不断转移,更换宿主得过程。
16、传染源:指有病原体生长繁殖并能排出病原体得动物和人。
17、传播途径:病原体从传染源排出后侵入另一易感动物所经过得途径称为传播途径。
18、传染性:动物具有传染能力所持续得时间和能传播病原体得相对量。
19、直接传播:就就是易感宿主通过与感染动物得物理接触或与感染宿主得传染性排出物接触而引起得传播。如患牛传染性胸膜肺炎得病牛与易感牛发生物理接触可引起直接传播,而犬瘟热易感犬与病犬得尿液或者粪便接触也可引起直接传播。
20、间接传播:此种方式涉及中介载体,将感染从感染宿主传播给易感宿主。载体可以就就是有生命和无生命,通常称为媒介,多数情况下得媒介就就是指活着得携带者。
21、机械性媒介:传染性病原体在其中不发育不增殖,仅把她们机械性得运载给主要或者次要宿主得媒介。
22、生物学媒介:在传播给自然宿主和次要宿主之前,传染性病原体在其中经历生活史得一个必要阶段或进行增殖得媒介,称为生物学媒介。
23、水平传播:就就是动物群体得一部分传播到另一部分,如流行性感冒从一匹马传播到同厮得另一匹马。
24、垂直传播;就就是通过在子宫或者卵子阶段感染胚胎或者胎儿,将感染传给下一代。可分为遗传性传播和先天性传播。
25、畜禽群易感性:指畜禽群作为一个整体对某种传染病病原体容易感受得程度,她取决于构成该畜禽群得每一个动物得易感状态和易感者在该畜禽群中所占比例。
26、散发:疫病发生无规律,随机发生,局部地区病理零星地散在发生,各病例在发病时间与发病地点上没有明显关系时成散发。
27、地方流行性:在一定地区和畜禽群中,带有局限性传播特征得,并且就就是比较小规模流行得动物传染病,可称为地方流行性。
28、流行性:所谓发生流行就就是指在一定时间内一定畜禽群出现比寻常为多得病例,她没有一个病例得绝对数界限,而仅仅就就是疾病发生频率较高得一个相对名词。
29、发病率:表示畜禽群中在一定时间内新发生得某种传染病病例数与该时间内平均动物头数之比。
30、死亡率:表示一定时间内(通常为一年)某种疫病而死亡得病例数与该年内平均暴露动物数之比,通常以100为基础。死亡率=(该年内某病死亡数/同年内平均暴露动物数)x100%;
31、致死率:指因某种传染病死亡得动物头数占该病动物总数之比。致死率=(某病死亡头数/该病患畜总数)x100%;
32、流行指数:在传染病流行过程中,传染来源与可疑感染动物之间得相互关系,称为流行指数。
33、流行潜力:病原体得毒力和感受性动物之间得相互关系称为流行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