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技术与软件《初级信息处理技术员 (上午卷)》考前点题卷二.docx
计算机技术与软件《初级信息处理技术员(上午卷)》考前点题卷二
[单选题]1.关于信息与数据的关系描述不正确的是()
A.信息是数据的物理形式,数据是信息的内容
B.数据本身没有意义,只有经过解释才有意义和价(江南博哥)值
C.数据是信息的载体,信息是数据的内涵
D.数据是信息的最佳表现形式
正确答案:A
参考解析:A选项的描述与实际情况恰恰相反,正确的描述应当是:数据是信息的物理形式,而信息是数据的内容。B、C、D三项的描述都是正确的。
[单选题]2.关于信息特性的描述错误的是()
A.时效性是指信息的价值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递减
B.价值性是指信息中可以被当做一种资源去挖掘和研究
C.传递性是指信息可以在不同媒介间传递,但仅限于人与人、人与物之间
D.识别性是人类获取信息的前提
正确答案:C
参考解析:C选项的表述错误,信息的传递性不仅可以在人与人、人与物之间传递,也可以在物与物之间传递,比如:互联网间的信息共享、服务器与服务器之间信息传输通信等。
[单选题]3.以下选项中()不属于信息技术。
A.信息处理与再生技术
B.感测与识别技术
C.信息传递技术
D.分类与模拟技术
正确答案:D
参考解析:信息技术主要有四类:感测与识别技术、信息传递技术、信息处理与再生技术、信息施用技术,分别被简称为感测、通信、计算机和控制技术,故D选项错误。
[单选题]4.从产生角度来分析,信息化的层次不包含()
A.产业信息化
B.产品信息化
C.企业信息化
D.职业信息化
正确答案:D
参考解析:信息化从产生角度来看,从小到大分别为:产品信息化、企业信息化、产业信息化、国民经济信息化和社会生活信息化,故D错误。
[单选题]5.关于信息化社会的表述错误的是()
A.信息化社会的主要标志是以信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信息技术在传统产业中的应用程度和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B.信息和知识是重要的生产力要素,与物质、能量、智能一起成为社会赖以生存的资源。
C.劳动者的知识是基本要求
D.科技与人文将更加相互独立发展,区分也越来越明显。
正确答案:D
参考解析:信息化社会中,科技与人文在信息和知识的共同作用下只会越来越紧密的结合,故D的表述错误。
[单选题]6.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不包括()
A.输入功能
B.输出功能
C.存储功能
D.交换功能
正确答案:D
参考解析:输入、存储、处理、输出和控制是信息系统的五大基本功能,故D选项错误。
[单选题]7.目前兴起的智慧城市、互联网金融等是()的体现和重要发展方向。
A.产品信息化
B.产业信息化
C.国民经济信息化
D.社会生活信息化
正确答案:D
参考解析:社会生活信息化包括商务、教育、政务、公共服务、交通和日常生活在内的整个社会体系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融合信息网络,大力开发信息服务,拓展人们的活动时空。
[单选题]8.书架上有3本不同的数学书,5本不同的语文书和6本不同的英语书,若从中取数学、英语、语文各一本,有()种不同的取法?
A.90
B.14
C.28
D.63
正确答案:A
参考解析:题目要求从三种不同的书中各取一本,需要分三步进行,应用乘法原理:3x5x6=90种。
[单选题]9.厂家为了解五月份生产的手机的寿命,从中测试了1000个手机,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样本是测试的1000个手机的寿命
B.总体是1000个手机的寿命
C.个体是每个手机
D.样本容量是1000个手机
正确答案:A
参考解析:总体应为五月份生产的手机的寿命整体,个体是每个手机的寿命,样本是测试的1000个手机的寿命,样本容量是1000,故A正确,其余选项错误。
[单选题]10.数据3、6、8、6、3、6、6、7、7中,()是众数。
A.3
B.6
C.8
D.7
正确答案:B
参考解析:众数是指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6是本组数据中的众数。
[单选题]11.数据42、23、17、17、19、15、36、12中,()是中位数。
A.17
B.19
C.18
D.23
正确答案:C
参考解析:将一组数据按顺序依次排列后,处于最中间的那个数就是中位数,如遇最中间的数据是偶数个时,则中位数是最中间的两个数的平均数。
将数据从小到大排序后是12、15、17、17、19、23、36、42,最中间的数是17和19,则中位数是17和19的平均数18。
[单选题]12.用来显示一定时间周期内变化的趋势,适合用()形式的统计图。
A.柱状图
B.条形图
C.折线图
D.饼图
正确答案:B
参考解析:不同形式的统计图有着不同的数据展现特点和优势,柱形图能直观的显示一段时间内数据的变化或各项目间的对比,条形图适合用来显示各项目之间的对比,折线图能直观的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