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单偏光镜下的晶体光学性质课件.ppt

发布:2025-05-23约1.68千字共2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單偏光鏡下的晶體光學性質

第一節單偏光的裝置及特點1如果是均質體或非均質體垂直光軸礦片,光率體切面為圓切面,不發生雙折射,折射率等於圓半徑。2偏光方向與非均質體礦片的光率體橢圓長、短半徑之一平行時,不改變原來的振動方向,折射率值等於該半徑的長度。3偏光方向與非均質體礦片的光率體橢圓長、短半徑之一斜交時,發生雙折射,分解成振動方向平行光率體橢圓長、短半徑的兩條偏光。其折射率值分別等於橢圓長、短半徑。第二節礦物的形態及解理1礦物形態根據切面的形狀組合成礦物的形態。2解理⑴解理與裂紋的區別:解理平直,裂紋彎曲。解理寬度基本一致,裂紋寬窄不一。⑵解理的完全程度:①極完全解理:如雲母;②完全解理:如輝石;③不完全解理:如橄欖石。⑶礦片中解理的寬度、清楚程度,除與礦物解理的完全程度有關外,還與切片方向有關。3解理夾角的測定⑴要選擇同時垂直兩組解理的切面。判斷:①兩組解理最細最清楚;②把解理縫平行目鏡十字絲縱絲時,升降載物臺,解理縫不左右移動(兩組解理都要檢驗)。⑵測定方法(見下圖)第三節薄片中礦物的顏色、多色性和吸收性1礦物的顏色⑴礦物在薄片中呈現的顏色與手標本上的顏色不同。透射光與反射光。⑵在單偏光鏡下,礦物薄片呈現的顏色是礦片對白光中各單色光波選擇吸收的結果。選擇吸收為礦片對白光中各單色光波的不等量吸收。2多色性與吸收性

⑴多色性:光波在晶體中的振動方向不同,導致礦片顏色發生改變的現象。

⑵吸收性:光波在晶體中的振動方向不同,礦片顏色深淺發生改變的現象。

3一軸晶礦物多色性:有兩個主要的顏色,通常與Ne、No相當。如黑電氣石(如下圖)多色性公式:No=深藍色,Ne=淺紫色吸收性公式:No>Ne4二軸晶礦物多色性:有三個主要的顏色通常與Ng、Nm、Np相當。如普通角閃石多色性公式:Ng=深綠色,Nm=綠,Np=淺黃綠色吸收性公式:Ng>Nm>Np5多色性與吸收性的影響因素⑴與礦物本性有關:黑雲母多色性明顯,紫蘇輝石多色性不明顯⑵與切片方向有關:平行光軸或光軸面切面的多色性最明顯,垂直光軸切面不具多色性。其他方向切面介於兩者之間。⑶薄片愈厚,多色性愈明顯。第四節薄片中礦物的邊緣、貝克線、

糙面及突起1礦物的邊緣與貝克線⑴礦物的邊緣:礦物的輪廓。⑵貝克線:礦物邊緣一條比較明亮的細線。★紅柱石顆粒的邊緣★邊緣和貝克線的成因及貝克線移動規律①貝克線的觀察方法:適當縮小光圈和使用中倍物鏡。②貝克線的移動規律:提升鏡筒,貝克線向折射率大的物質移動。下降鏡筒,貝克線向折射率小的物質移動。⑶假貝克線:當兩種物質折射率相差很大並且接觸面不平整時,出現與貝克線移動方向相反的一條亮線。這就是假貝克線。2礦物糙面:礦物表面光滑程度不同的現象。

糙面的明顯程度取決於礦物折射率與加拿大樹膠折射

率的差值及礦片表面的磨光程度。一般來說,兩者的差值

越大,礦片表面的磨光程度越差,其糙面就越明顯。⑴突起突起是薄片中礦物顆粒看起來凸出或凹入的現象。它是由於礦物折射率與加拿大樹膠折射率不同,光波通過兩者之間介面而發生折射、全發射作用的結果。礦物突起的影響因素:礦物突起的高低與礦物折射率值與加拿大樹膠折射率值(1.54)的差值大小,差值愈大,突起愈高。3礦物突起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