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五 物质的推断与转换课件.pptx
专题五物质的推断与转换
推断题既是考查知识,又是考查能力的综合题目。它具有条件隐含、综合性强、思维容量大等特点。这类题目大多需要依据已知的实验步骤、现象,再对照物质的性质,逐层剥离,抓住题目中的关键环节,或顺推或逆推或讨论验证,层层剖析,得出结论。一、推断题的解答策略1.明确解题思路
2.明确常见的解题方法(1)顺推法:通常以题首为突破口,按照物质的性质,以及物质间的相互反应为依托逐步深入,直至顺利解题。(2)逆推法:通常以题给的结论或实验现象为突破口,从题尾入手依次向前逆推,从而获得问题的答案。(3)分层法:将整个推断过程分层进行,先得到每层的结论,再统摄整理。(4)剥离法:根据已知条件把推断过程中存在的有明显特征的物质先剥离出来,再将其作为已知条件来逐个推断其他物质。
3.解题步骤
二、推断题的解题题眼1.以颜色为突破口状态颜色物质或离子固体黑色C、CuO、MnO2、Fe3O4、Fe(铁粉)红色HgO、Cu、P(红磷)、Fe2O3(红棕色)暗紫色KMnO4、I2淡黄色S(硫粉)
沉淀蓝色Cu(OH)2红褐色Fe(OH)3白色BaSO4、AgCl不溶于酸CaCO3、BaCO3遇酸消失,放出气体Al(OH)3、Mg(OH)2遇酸消失、无气体溶液蓝色Cu2+浅绿色Fe2+黄色Fe3+
火焰蓝紫色S在O2中燃烧淡蓝色S、H2在空气中燃烧蓝色CO、CH4在空气中燃烧
2.以物质(或元素)之最为突破口(1)海水、生物细胞、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O;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l;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N。(2)质子数最小的元素是H;相同状况下,密度最小的气体是H2;最清洁的燃料是H2。(3)自然界中硬度最大的物质是金刚石;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C。(4)应用最广泛、年产量最高的金属是Fe。(5)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H2O;最常用的溶剂是H2O。(6)最简单的有机物是CH4。
3.以特殊反应条件为突破口
4.以特征反应现象为突破口(1)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是O2。(2)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是CO2。(3)能使无水CuSO4白色粉末变蓝的气体是水蒸气。(4)能将黑色的氧化铜还原为红色铜单质的气体是CO或H2,固体是C。(5)在O2中燃烧出现火星四射现象的物质是Fe;产生大量白烟的是P;产生明亮蓝紫色火焰的是S。(6)有刺激性气味且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是NH3。
5.以组成元素相同的物质为突破口(1)CO和CO2、H2O2和H2O。(2)铁的氧化物和化合物,如Fe2O3和Fe3O4、FeCl2和FeCl3、FeSO4和Fe2(SO4)3、Fe(NO3)2和Fe(NO3)3等。
6.以“常见的物质”为突破口(1)常见的酸,一般指硫酸或盐酸。(2)常见的碱,一般指NaOH或Ca(OH)2。(3)常见的盐,一般指NaCl、Na2CO3、CaCO3等。(4)常见的气体,一般指CO2、O2或H2。(5)常见的黑色固体单质,一般指碳单质或Fe粉。(6)常见的红色固体单质,一般指Cu。
7.以物质的主要成分或俗称为突破口(1)纯净物的俗称及化学式俗称物质化学式水银汞Hg硫黄硫S黄金金Au石墨、金刚石碳C白磷、红磷磷P干冰固态二氧化碳CO2
双氧水过氧化氢H2O2生石灰氧化钙CaO烧碱、火碱、苛性钠氢氧化钠NaOH熟石灰、消石灰氢氧化钙Ca(OH)2纯碱、苏打碳酸钠Na2CO3小苏打碳酸氢钠NaHCO3酒精乙醇C2H5OH
(2)一些混合物及主要成分物质主要成分主要成分的化学式石灰石、大理石碳酸钙CaCO3铁锈、赤铁矿氧化铁Fe2O3铝土矿氧化铝Al2O3磁铁矿四氧化三铁Fe3O4草木灰碳酸钾K2CO3
食盐氯化钠NaCl盐酸氯化氢HCl天然气、沼气、瓦斯甲烷CH4石灰水氢氧化钙Ca(OH)2水煤气一氧化碳和氢气CO、H2
文字叙述型推断题[核心解读]这类题目是给出物质范围和实验现象,要求学生推出混合物中一定存在、一定不存在和可能存在的是什么物质。解答时以文字信息为序,寻找并抓住“题眼”,逐步分析“筛选”,找出准确解题的“突破口”。
[例1](2022郴州)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的浓溶液有吸水性,在实验室常用它作干燥剂,B俗称火碱,C是黑色固体粉末,各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及对应实验现象如下:反应1:A+B→E+G,无明显现象;反应2:A+C→D+E,黑色固体溶解,溶液由无色变蓝色;反应3:B+D→G+F,溶液蓝色消失,生成蓝色沉淀。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D的化学式:。?(2)写出反应2的化学方程式:。?(3)若把固态的E和液态的E混合得到的物质(填“是”或“不是”)纯净物,请列举E的一种用途:(合理即可)。?CuS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