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洞工程施工方案.pptx
一、工程概况
本合同段位于合浦境,线路起点K50+000终点K60+000全长9.999公里。途经水车、夏佳塘等自然村和石康镇。
二、主要技术指标
1)设计计算行车速度60公里/小时(K50+000~K56+000)、80公里/小时(K56+000~K60+000)。
2)路基宽12.0m,路面宽度9.0米。
3)路面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
4)设计荷载:汽-20,挂车-100。
5)桥涵设计洪水频率:中桥1/100,涵洞及路基1/50。
6)桥涵宽度:桥梁及明涵与路基同宽。桥梁不设人行道,仅设置钢筋混凝土防撞墙。
三、主要工程
1)砍树挖根:①除草(稀)3860m2;②砍灌木林树直径在10厘米以下(稀)666m2;③砍树挖根树直径在10厘米以上(一般)298m2;④挖竹根136m3。
2)机械清表土、淤泥:1m3钩机清淤7175m3;推土机清除表土3749m3。
3)路基工程:路基填土24626立方米(其中利用土填方6778立方米,借土填方17848立方米,借方超运49129立方米/公里);结构物台背回填404立方米。
4)浆砌片石路基排水工程:7.5号浆砌片石边沟2765米;7.5号浆砌片石护脚墙414立方米。
5)防护工程:7.5号浆砌片挡土墙2157立方米;种草、铺草皮76503平方
涵洞工程施工方案
1
米。
6)级配砂砾底基层:98789平方米(厚度为180mm)
7)水泥稳定碎石基层93849平方米(厚度为200mm)。
8)沥青封油层(10mm):99944平方米。
9)水泥混凝土路面:面层88910平方米(厚度为260mm)。
10)涵洞工程:设计圆管涵170米/12道;盖板涵132米/9道。
四、地质、气候、水文等自然地理特征
1)地质:沿线地质构造复杂,岩性种类多,第三系邕宁群与下伏地层呈角度不整合接触,底部为杂色砂岩入泥岩,中部灰、灰黑色、灰绿色泥岩及粉砂岩为主,夹褐煤、炭质泥岩油页岩,局部见薄层灰白色灰岩,上部为砖红、土黄、灰白等色砂砾岩、粉砂岩及泥岩。第四系耕新统主要为海相沉积层,下部为黄、棕黄色砂砾,上部为棕黄色、棕红色及灰白色粘土质砂层或粉砂质粘土层,偶夹铁质结核及岩屑。
2)地震基本烈度:本工程所处区域地震基本烈度小于Ⅵ度,按《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规定,沿线桥梁等构造物采用简单防护措施。
3)气候:本工程项目位于广西南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夏长多雨,冬短无严寒夏,热量充足,但由于雨季时间较长,对施工带来诸多不利因素。因此,在施工阶段合理安排施工工序,抓住旱季最佳施工环节至关重要。
4)水文:本合同路段附近地表水丰富,路基、桥涵等设施均满足泄洪排水的要求,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设置加固防护工程。
5)筑路材料、水、电等建设条件:本项目工程为旧路改建工程,沿线村庄均已通电,考虑施工全过程防患于未然我部自备250kw发电机一台用于施工。
涵洞工程施工方案
2
本标段沿线筑路所需的河砂材料拟在合浦石湾砂场购买,石料拟在沿线的闸口
石场、项目所在地区水泥拟用浦北县绿宝石水泥;钢材拟在钦州市、北海市购买。
五、施工组织机构
本合同段成立项目经理部(组织机构框图见下页)。经理部下设:
1)技术部:负责设计图纸的复核,施工方案的研究确定,工艺设计、测量定位、现场施工技术管理、技术指导、质量监督、协助计量、配合监理工程师进行验收检查、进行工程变更及机械调度等。
2)合约部:负责工程的收方验收签证,收集整理有关工程计量资料,对完工的工程进行计量支付;收集整理竣工图表,上报有关工程计量及进度报表,进行工程决算。负责对经理部以外劳务协作、材料供
项目经理部组织机构框图
项目经理:吴慰良
技术部
施工主管:
黄文安
路基路面工程师:
黄文安
结构工程师:
李朝信
测量工程师:
李亮炎
试验工程师:
韦日雄
合约部
计量工程
师:
周家冠
资料管理员:
林善泰
安全部
专职安
全员:
陈李河
安全员:
黄文安
李朝信
林绍国
试验室
主任:
韦日雄
试验员:
李静娇
质检员:
刘永涛
财务部
会计:
陈炳秀
出纳:
陈珍琪
机械部
机械主
管:
符广伟
业务部
原材料
主管:
林绍国
项目经理助理:黄文安
项目副经理:陈源军
项目总工:覃明强
涵洞工程施工方案
3
应等协议的签订。
3)财务部:负责工程的成本控制,经费开支和工程决算等。
4)试验室:负责对工程用砂、石料等原材料及外购水泥、钢材、石油沥青等进行检验;对混凝土、砂浆进行试配及试件进行检验;对路基材料进行土工试验;对路基压实度进行跟踪控制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