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心理照护 遭受虐待老年人的心理照护.pptx
任务三遭受虐待老年人的心理照护
知识目标:☆掌握虐待老年人的定义与类型。☆熟悉虐待对老年人心理的影响。☆了解导致虐待老年人行为的风险因素。能力目标:☆能够对受虐待老年人进行评估,并根据其具体情况进行心理危机干预。任务目标
素质目标:☆关注和同情受虐待老年人。☆给予受虐待老年人支持,使其感受到关怀和帮助。☆帮助受虐待老年人修复心理创伤。任务目标
任务情境某次家访中,社会工作者小刘发现王老先生独自在家,对小刘的到来,王老先生很高兴。在交谈中,小刘了解到王老先生现与儿子一家同住,儿子和儿媳外出工作时,家里只留下他一个人。王老先生房间内堆满杂物,身上的衣服破旧并发出异味,已经多日没有换洗。王老先生抱怨,退休后工资都交给了儿子一家,身上没有多余的钱。同时,小刘还注意到王老先生的手臂上有多处瘀青,问其原因,王老先生却沉默不答,表情紧张。小刘向社区居委会进一步了解情况,得知王老先生今年79岁,以前是老伴照顾他的饮食起居,老伴去世后主要由其儿媳照顾。儿媳觉得老人不做家务,一起生活碍事,常常为此打骂老人,有时还不让老人吃饱。王老先生的儿子去外地出差时,他的儿媳还经常将老人反锁在家中。思考:王老先生有哪些潜在的心理问题?心理照护人员应如何对王老先生进行心理照护?
知识讲解虐待老年人的定义最早是在1975年巴克尔医师发表的《虐待祖母》中首次被提及的。之后,西方国家对虐待老年人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有些国家已经通过立法来保护被虐待的老年人。虐待老年人是指在本应充满信任的任何关系中发生的一次或多次致使老年人受到伤害或处境困难的行为,或以不采取适当行动的方式致使老年人受到伤害或处境困难的行为。一、虐待老年人的定义与类型任务三遭受虐待老年人的心理照护(一)虐待老年人的定义
(1)身体虐待。暴力行为、不适当地限制或禁闭、剥夺睡眠等,从身体方面限制老年人。(2)心理和精神虐待。心理虐待或长期口头侵犯,如贬低老年人,使用削弱个性、尊严和自我价值的言语攻击老年人。(3)经济剥削或物质虐待。非法使用、不适当地使用或侵吞老年人的财产和资金,强迫老年人更改遗嘱或其他法律文件,剥夺老年人使用其个人资金的权利,实施经济骗局及诈骗性计划。任务三遭受虐待老年人的心理照护(二)虐待老年人的类型
(4)疏于照料。不提供适当的食物、干净的衣服、安全舒适的住所、良好的保健和个人卫生条件;限制老年人与他人交往;不提供必要的辅助用具;未能防止老年人受到身体上的伤害;未能进行必要的监护;过度给药、给药不足或扣留药物;等等。受虐待老年人可发生身体伤害,从微小的擦伤和瘀伤到骨折及可能会导致残疾的损伤等,还会出现严重、长期的不良心理后果,包括抑郁和焦虑等。任务三遭受虐待老年人的心理照护认识虐待老年人问题世界日-t2taff
1.性别与年龄与男性相比,女性更容易受到歧视,而且老年女性一般比老年男性更长寿,更易患身体疾病或认知障碍,更需要受到照顾,也更难以抵抗来自照顾者或其他人的虐待。这导致老年女性受虐待的风险高于老年男性。老年人的年龄也是影响老年人遭受虐待的因素之一。老年人身体、精神虐待及疏于照料等虐待的发生率可能随着年龄增长而有所变化。任务三遭受虐待老年人的心理照护二、导致虐待老年人行为的风险因素(一)个人因素
贫困会使老年人享受基本生活保障、进行各种选择的机会受到限制,使得老年人的基本权利受到进一步剥夺。经济情况是除生理因素之外,导致老年人遭受虐待的主要因素之一。与高收入家庭相比,低收入家庭的成员可能会花更长时间自行照顾老年人,而不是雇人照顾。2.经济情况心理问题、慢性疾病、认知功能障碍、躯体功能受损等均可增加老年人受虐待的风险。年龄较大、身体状况又很差的老年人最可能受到其所依靠的人的身心伤害。某些老年人在身体和精神上同时处于病态,如痴呆、残疾等,或因药品滥用、酗酒等造成精神不健康、思路不清晰,这些老年人受虐待的可能性增大。3.生理与心理情况任务三遭受虐待老年人的心理照护
1.文化程度受教育程度越高的照顾者越不会对老年人施加虐待行为。这可能是因为照顾者的文化水平不同,对承受压力和寻求解决办法的能力不同。受教育程度低的照顾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了解较为缺乏,很难采取正确的应对机制,多表现为“以情感为导向”的应对方式。照护负担可直接影响照顾者的虐待倾向,而虐待倾向是虐待行为的重要预测因素。照顾者自身经济、身体、心理状况也可影响虐待的发生率,如收入水平低、经济上依赖老年人等,都会加重照顾者的个人负担,从而间接导致老年人受虐待的风险增加。因此,照护人员要做好虐待行为早期评估,也要关注照顾者的身心健康,给予一定的支持,以减少其虐待行为倾向。2.照护负担(二)照顾者因素任务三遭受虐待老年人的心理照护
3.人格因素照护者情绪不稳、具有冲动的人格特征是老年人受虐待的风险因子,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