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老年心理照护老年人常见个性问题的心理照护.pptx

发布:2025-05-23约4.36千字共2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任务三老年人常见个性问题的心理照护

知识目标:☆掌握老年人常见个性问题的心理照护。☆熟悉偏执、过度依赖、冲动型行为障碍的概念。能力目标:☆能够对存在偏执、过度依赖、冲动型行为障碍的老年人进行评估并做出初步诊断。素质目标:☆平等对待偏执老年人,引导过度依赖老年人改变生活方式,给予老年人支持和理解。☆安抚冲动型行为障碍老年人,与老年人建立信任关系。任务目标

任务情境张阿姨,65岁,早年丧夫,独自把一双儿女拉扯大,平素身体健康。如今张阿姨的儿女都已长大并成家立业,但本应享受幸福晚年生活的张阿姨却常常情绪低落,每天都会给儿子和女儿打电话,还要求他们必须每天来看望她一次。张阿姨的儿子和女儿都十分苦恼,母亲含辛茹苦地养大他们,他们照顾和孝顺她是应该的,但他们工作、生活的压力也不小,母亲的要求让他们感到力不从心。对于张阿姨的要求,张阿姨的儿女不知道应如何应对及与张阿姨沟通,遂向社区的心理照护人员寻求帮助。思考:张阿姨心理现象的产生原因有哪些?心理照护人员针对张阿姨的情况应给出怎样的心理照护建议?

知识讲解对老年人个性的评估主要是在专业心理医生的帮助下,通过观察、晤谈等途径进行的。其目的是通过了解老年人的态度、情绪、行为、人际互动等多个方面,以及在不同情境下的应对方式,从而对其个性特征及社会适应水平做出基本判断,以便在之后的心理照护工作中有重点地帮助老年人更好地适应老年生活。对老年人个性问题的评估重点应放在认知、情绪和行为三个方面,即老年人个体是如何认识和理解社会现象与生活事件的,这种理解和认识是如何推动其情绪和行为的,情绪又是如何进一步影响其认知和行为的。任务三老年人常见个性问题的心理照护

一、偏执的评估、诊断与心理照护任务三老年人常见个性问题的心理照护(一)偏执的评估对偏执老年人的评估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基本状况。身体健康状况、日常生活习惯、行为表现、经济状况等(2)社会心理方面。家庭成员关系、人际交往、社交活动参与、沟通方式和问题处理方式。

任务三老年人常见个性问题的心理照护(3)以往经历。生活环境的变迁、曾遇到过的压力事件、对压力事件的应对方式、应对方式是否符合事件发生时的情境。(4)自我认知。老年人的自我描述和自我评价,对自己与他人关系的理解和认识,对自己的情绪、行为和各种感受的描述。

(二)偏执的诊断在心理医生的指导下,照护人员可依据收集到的资料、检查结果和前期的初步评估做出初步诊断。如果老年人具备以下状态中的五个或五个以上,便可初步诊断为偏执。(1)(2)对挫折与拒绝过分敏感。在人际交往中容易长久地记仇,即不肯原谅受到的伤害或轻视。(3)(5)容易将负面情绪体验歪曲为一种普遍倾向,即把他人无意的或友好的行为误解为敌意或轻蔑。猜疑,毫无根据地怀疑配偶或亲属的忠诚。(4)有与现实环境不相称的顽固,固执于维护个人的权利,不听他人劝解。任务三老年人常见个性问题的心理照护

(6)(7)将自己看得过分重要,表现为持续的自我援引态度。有将生活事件及社会现象都解释为“阴谋”的无根据的先占观念。任务三老年人常见个性问题的心理照护

2.建立信任关系3.反映感受与角色扮演4.交友训练法5.培养理性观念1.理解和接纳(三)偏执的心理照护对偏执老年人的日常心理照护工作应在心理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照护人员要与老年人一起,对老年人的内在心理动机、精神状态、人际关系以及对现实生活的适应进行引导和探索。任务三老年人常见个性问题的心理照护

1.理解和接纳照护人员要对老年人保持足够的耐心,倾听并理解老年人的想法和感受,给予其接纳和支持性的引导,减轻老年人的不安。2.建立信任关系照护人员应与老年人建立良好的关系,使其感受到支持和安全,增强其对照护人员的信任感和积极主动配合的意愿。3.反映感受与角色扮演照护人员可以请老年人具体描述自己的情绪、行为和各种感受,并通过对话式提问调动其自我探索的能力;或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让老年人扮演特定的角色,重新体会当时场景中的情绪和行为,帮助老年人认识自己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不合理性。任务三老年人常见个性问题的心理照护

4.交友训练法照护人员应鼓励老年人积极主动地进行交友活动,在交友中学会信任别人,消除不安感。5.培养理性观念照护人员应帮助老年人认识和改变自己的非理性观念,克服对他人和周围环境充满敌意和不信任的主观观念,加强理性认知的能力。老年人可以经常提醒自己不要陷入“敌对心理”的旋涡中;要懂得只有尊重别人,才能得到别人尊重的基本道理;要学会向他认识的所有人微笑;要在生活中学会控制情绪和行为,保持耐心。任务三老年人常见个性问题的心理照护

二、过度依赖的评估、诊断与心理照护任务三老年人常见个性问题的心理照护(一)过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