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视觉技术及应用》教案 项目6 物体检测与计数.docx
PAGE2
PAGE2
PAGE3
PAGE3
课题
物体检测与计数
课时
14课时(630min)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图像阈值处理的概念及其用途。
(2)掌握图像阈值处理中常用方法的基本原理。
(3)了解图像形态学变换的基础知识。
(4)掌握腐蚀和膨胀的基本原理。
(5)了解开运算和闭运算的基本原理。
(6)了解形态学梯度运算、顶帽运算和黑帽运算的基本概念。
技能目标:
(1)能够使用OpenCV进行图像的阈值处理。
(2)能够使用OpenCV进行图像的形态学变换。
素养目标:
(1)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信心。
(2)提升总结规律和将事物化繁为简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图像的阈值处理、图像的形态学变换
教学难点:图像的阈值处理
教学方法
案例分析法、问答法、讨论法、讲授法
教学用具
电脑、投影仪、多媒体课件、教材
教学过程
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
考勤
【教师】使用APP进行签到
【学生】班干部报请假人员及原因
新课预热
【教师】讲述一些物体检测与计数的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物体检测与计数操作的重要性
【学生】聆听、记录、理解
问题导入
【教师】对学生进行分组,每3~5人一组,并选出一名组长,然后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扫码播放“形态学变换的应用”视频(详见教材),帮助学生了解图像检测与计数原理及应用场景,并提出问题:
问题1:什么是形态学?
问题2:说出形态学运算在图像处理中的3种应用。
【学生】分组、观看、思考、讨论、举手回答
传授新知
【教师】通过学生的回答引入要讲的知识,讲解直方图的概念及其用途、直方图均衡化的基本步骤、均值滤波、高斯滤波、中值滤波和双边滤波的原理。
6.1阈值处理
阈值处理是图像处理中的一种基本技术,它能够对图像进行二值化处理,即将图像中的每个像素的灰度值设置为0或255(或者是0到255之间的任意两个值)。详见教材。
在数字图像处理中,阈值处理常用于图像的二值化、图像分割、边缘检测、特征提取等多种任务。
在OpenCV中,常用的阈值处理方法有全局阈值处理、Otsu阈值处理和自适应阈值处理。
6.1.1全局阈值处理
全局阈值处理是基于整幅图像的统计信息,通过计算像素灰度值的平均值或直方图的峰值来确定一个全局阈值。详见教材。
OpenCV提供的cv2.threshold()函数用于实现图像的全局阈值处理,其格式如下。
retval,dst=cv2.threshold(src,thresh,maxval,type)
详见教材。
常用的阈值处理类型和含义
阈值处理类型
含义
cv2.THRESH_BINARY
二值化阈值处理。若图像中像素的灰度值大于阈值,则将其灰度值设置为最大值,否则,将其像素值设置为0
cv2.THRESH_BINARY_INV
反二值化阈值处理。若图像中像素的灰度值大于阈值,则将其灰度值设置为0,否则,将其像素值设置为最大值
cv2.THRESH_TOZERO
低阈值零处理。若图像中像素的灰度值小于或等于阈值,则将其灰度值设置为0,否则,其像素值不变
cv2.THRESH_TOZERO_INV
超阈值零处理。若图像中像素的灰度值大于阈值,则将其灰度值设置为0,否则,其像素值不变
cv2.THRESH_TRUNC
截断阈值处理。若图像中像素的灰度值大于阈值,则将其灰度值设置为阈值,否则,其像素值不变
【例6-1】编写程序,使用?OpenCV?的?cv2.threshold()函数对图像“river.png”(见本书配套素材“例题图像/river.png”)进行全局阈值处理,并显示原图像和阈值处理后的图像。
【参考代码】
importcv2 #导入OpenCV库
image=cv2.imread(river.png) #读取原图像
#二值化阈值处理
t1,dst1=cv2.threshold(image,127,255,cv2.THRESH_BINARY)
(详见教材)。
【运行结果】
?【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例6-1程序运行结果”图片,并进行讲解
6.1.2Otsu阈值处理
Otsu?阈值处理又称最大类间方差法,它根据图像的直方图自动选择一个阈值,使得前景和背景的类内方差最小,类间方差最大。详见教材。
OpenCV提供的cv2.threshold()函数用于实现图像的全局阈值处理,其格式如下。
retval,dst=cv2.threshold(src,thresh,maxval,type)
详见教材。
【例?6-2】编写程序,使用OpenCV的cv2.threshold()函数对图像“campus.png”(见本书配套素材“例题图像/campus.png”)进行Otsu阈值处理,并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