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第七章专题三考场上比较受宠的两种选材.pptx
专题三考场上比较受宠的两种选材阅情报告在写作文的时候,很多同学都为没有材料而苦恼。即使生拼硬凑,材料不是陈旧肤浅,就是狭隘低幼,给作文带来了极大损害。其实,选材问题很容易解决。有两种选材办法简单易行、轻松省力,而且会摇动阅卷老师的“芳心”,一种是从课文中选材,一种是从经典中选材。为什么这两种选材会受阅卷老师的宠爱?那是因为阅卷老师很看重学生的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看重学生从这两种阅读中汲取了多少写作养料,甚至学生学习语文、学习课文的态度。而当考场作文中出现了妙用课文素材,巧借经典名著的文段时,阅卷老师会怦然心动。对你平时扎实学习语文、挖掘课文和经典素材的态度和方法会极为欣赏的。
以例说法#2022
站在项脊轩的门口,我的心也已为这安谧的气息所陶冶,我的浮躁也俨然已经荡然无存。所以我只敢站在项脊轩的门口,仰望那不高但又很高的她,注视着这里的一切一切,聆听着大自然为之演奏的音乐。站在项脊轩的门口,想着那借书满架的场景,听着那偃仰啸歌的狂狷,感受着那被书拥挤着的幸福,然后回忆着那充满淡淡忧伤但又美好甜蜜的过去,回忆着父母、朋友、同学、老师甜甜的微笑,沉浸在那人人有之但又逐渐遗忘的回忆的幸福之中!然后我轻轻地哭泣,又轻轻地微笑!站在项脊轩的门口,想着冥然兀坐的神情,在那寂
单击此处添加大标题内容寂的庭阶前,学喂食的少女,捋下袖子,挥手撒出谷子,引来那人至不去的小鸟。然后站在那里静静地看着、注视着,融入这片静谧但又有着跳动旋律的院色之中,等待那淡了、暗了的暮霭,等待夕阳西下,庭前花开花落的那一瞬。然后脑海中浮现小鸟珊珊可爱的神情,学着小鸟在跳动的旋律中享受这份来自大自然的和谐。也怪不得震川先生如此钟爱这破落但亦可久居的小轩,也怪不得震川先生可以在庭前、在明月下想起那绵绵的爱、那天长地久的感动,也怪不得震川先生有如此细腻的心灵写出如此细腻的文章。这份钟爱、这份感动、这份细腻来自那甜美的回忆,来自那大自然的和谐,来自心中的那份安然、悠然!
站在项脊轩的门口,看着那渐高的月儿,看着那在月色中依稀朦胧的小轩,想起李乐薇的空中楼阁,想起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这又何尝不是我的心灵深处所追求的空中之阁,又何尝不是我冥冥之中享受的荷塘月色。这份静谧,这份和谐!站在项脊轩的门口,站在回忆的转轴上,站在大自然的琴弦上,站在自我心灵的钟磬旁!名家简评:这是一篇满分作文。不能不佩服作者选材的机智。以《项脊轩志》为素材,透过熟悉的文字,去体会归有光的内心世界,去领略文中的意境美。作者不仅对课文相当娴熟,而且化用课文语句不着痕迹,体
察情感细致入微。真为这位作者平日对课文读得如此投入而能在考场上符合题意的,恰如其分的表述而敬佩、激赏。许多学生认为,每天上课花费许多时间学习语文课本,好像对考试没有多大帮助。其实,单就作文而言,只要稍加留意就会发现,课本上不少内容可以作为作文的材料。如课文中出现的人物形象和事件,课文作者和他的生平事迹,课文中出现的名言警句,课文中出现的思想观点,都是作文的好材料。例如,课文中荀子《劝学》有说明“积累作用”的名句:“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
焉”,“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还联想到庄子《逍遥游》中“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等句子。如此看来,一个作文话题,有这么多课文素材在头脑中储备,还怕考试时没有好材料?还怕阅读老师不喜欢?从经典中选材从经典作品中选材,和从课文中选材异曲同工。从小学到高中,你总是读过几种常见的普及率极为广泛的经典作品,如果拿它们作高考作文的写作材料,也是一种很占便宜的选材思路,在考试阅卷中,成功率极高。从较早的《赤兔之死》到《没有了妖魔的取经之路》到如今的《品味时尚》,这些优秀作文都是以经典名著为素材的。
【例文赏析】(2006年高考江苏卷优秀作文)人与路大漠长烟,孤泉冷月,萧萧声,长风千年。我背倚着莫高窟颤抖的身躯,前方,是路,玄奘寂寞半生的信仰之路。敦煌百年耻辱,西行路千年风霜。史载,玄奘西行,大多孤身一人。《西游记》中的三徒弟,在我眼中,是玄奘精神的三个侧面:悟空——开路者的勇敢;八戒——行路者的坚持;沙僧——寂寞者的隐忍。悟空,这个几乎为所有男孩子崇拜的艺术形象,是
一个勇敢者的形象(化身)。他一路向前,披荆斩棘,敢于与一切挡路者搏杀。开路,总是伴随着牺牲与流血,但是,只要有勇气,只要信念足够坚定,开路者就能如孙悟空那样,有铜臂铁手,有金刚不坏之身。玄奘就是这种意志如铁、心志如钢的开路人。黄沙千年,吹不去他一个个坚实的足印,便是他勇敢勇气的明证。八戒,他常常是被嘲笑的吧,可在我眼中,他是最懂得坚持的。没有诱惑,无法显示坚持的可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