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DB41T 2833-2025 鹌鹑人工孵化技术操作规程.docx

发布:2025-05-21约3.54千字共1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ICS65.020.30CCSB40

ICS

65.020.30

CCS

B40

河 南 省 地 方 标 准

DB41/T2833—2025

鹌鹑人工孵化技术操作规程

2025-04-21发布 2025-07-20实施

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41/T2833

DB41/T2833—2025

DB41/T2833

DB41/T2833—2025

I

I

II

II

目 次

前言 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场地与设备 1

5种蛋选择 2

6种蛋保存 2

7种蛋消毒 2

8种蛋孵化 3

9孵化后的清扫消毒 3

10废弃物处理 3

11记录 3

附录A(资料性)孵化机运行记录表 5

附录B(资料性)孵化成绩记录表 6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专利识别的责任。本文件由河南省农业农村厅提出。

本文件由河南省畜牧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HN/TC34)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武陟县鹌鹑产业协会、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武陟县畜牧发展服务中心、焦作市动物疫病防控与畜牧发展中心、武陟县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郑州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修武县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河南省畜牧技术推广总站、焦作美博士饲料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联军、王聪、周英俏、李璐璐、曹柯、史栋森、雷蕾、徐彬、张艳娟、张新武、王喜全、宋斐、张晓霞。

DB41/T2833

DB41/T2833—2025

DB41/T2833

DB41/T2833—2025

PAGE

PAGE1

PAGE

PAGE2

鹌鹑人工孵化技术操作规程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鹌鹑人工孵化的场地与设备、种蛋选择、种蛋保存、种蛋消毒、种蛋孵化,孵化后的清扫消毒、废弃物处理和记录等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鹌鹑的人工孵化。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40454家禽孵化良好生产规范NY/T5339无公害农产品畜禽防疫准则

NY/T4255 规模化孵化场设施装备配置技术规范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羽色鉴别法

通过观察羽毛的颜色来区分雏苗的性别。

场地与设备

选址布局

应符合NY/T4255的要求。

场地

设置种蛋处理室、种蛋消毒室、种蛋贮存室、孵化室、出雏室、雏鹑处理室等。

孵化室各房间单独换气,室温应控制在25℃左右,湿度60%~65%。

设备

孵化机应选控温精准、通风良好、翻蛋均匀的自动孵化机。

孵化室应配备与生产规模相适应的孵化设备、出雏设备、温控设备、湿度调节设备、通风设备、消毒设备等。

孵化生产流程

应经过种蛋选择、种蛋保存、种蛋预热、种蛋消毒、种蛋孵化、落盘、出雏、雌雄鉴别、雏鹑

装盒、清扫消毒等关键环节,并应全程进行环境控制。

整个生产流程中的消毒液选择应遵循高效、稳定、安全的原则。

种蛋选择

种蛋来源

种蛋引入应符合GB/T40454要求,来源于具备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和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的种禽场。

应附有当地相关部门出具的动物检疫合格证明。

选择方法

外观

蛋壳表面无粪便或破蛋液污染。

蛋形应为卵圆形,蛋型正常。剔除细长、短圆、橄榄形、凸形等异形蛋。

蛋壳颜色斑点应符合品种、品系要求。剔除蛋壳过薄或薄厚不均匀的砂皮蛋、皱纹蛋等。

蛋重

蛋用型以10.5g~12g为宜,肉用型以15g~18g为宜。

种蛋保存

条件

种蛋保存应有专用蛋库,蛋库温度保持在13℃~18℃,相对湿度55%~70%。种蛋要保存在专用蛋托内,保存时间不宜超过7d。

码放

竖向、大头朝上。

种蛋消毒

消毒步骤

种蛋消毒分两步,每次收蛋挑选后入库时进行第一次消毒,在入孵时进行第二次消毒。

熏蒸消毒

每立方米可用高锰酸钾7g,福尔马林14mL密闭熏蒸消毒30min~40min,熏蒸完成后及时排尽消毒气体。或每立方米可用16%过氧乙酸12mL~13mL,自然挥发至完全蒸发,一般历时4h~5h。

喷洒消毒

将16%的过氧乙酸加水,按1:500~1:1000倍稀释后,均匀喷洒于种蛋表面,待蛋面干燥后推进孵化箱内。

种蛋孵化

入孵

预热

将种蛋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