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五年级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下学期期末模拟试卷(含答案).pdf
2024—2025学年下学期期末模拟试卷
五年级道德与法治
﹙本试卷共四个大题;总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题号一二三四总分
得分
第Ι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共20题,每题3分,共60分)
1.当我们与父母发生冲突时,正确的做法是()
A.只考虑自己的感受B.站在父母的角度思考C.与父母争吵到底
2.关于公益活动,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志愿者是公益活动的关键力量B.做善事需要真心实意C.公益活动只
属于有钱人
3.武昌起义发生在哪个省份?()
A.湖南省B.湖北省C.江苏省
4.维护公共秩序,共建有序生活需要从()做起。
A.他人的行为B.自己的行为C.国家的规定
5.高要求和常督促体现家人对我们的()
A.忽视B.关爱C.压力
6.辛亥革命的领导人是()
A.孙中山B.毛泽东C.周恩来
7.下列行为能给予家人精神安慰的是()
A.沉迷游戏B.自立自强C.拒绝沟通
8.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被迫签订的条约是()
A.《南京条约》B.《马关条约》C.《辛丑条约》
9.参与社区建设,我们可以做的是()
A.随意丢弃垃圾B.组织卫生打扫C.无视邻里需求
10.杂交水稻之父是()
A.李四光B.袁隆平C.邓稼先
11.优秀家风对我们人格形成的作用是()
A.直接影响B.潜移默化C.毫无影响
12.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是()
A.邓小平B.孙中山C.李大钊
13.身份证丢失后,应到()挂失。
A.银行B.派出所C.邮局
14.中华民族的()为世界文明作出贡献。
A.古代建筑B.传统文化C.语言文字
15.在公共场合,正确的行为是()
A.大声喧哗B.排队有序C.随意插队
16.台湾岛是我国的()
A.第一大岛B.第二大岛C.第三大岛
17.父母对子女有()义务。
A.抚养教育B.放任不管C.物质满足
18.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公民个人层面的要求包括()
A.富强、民主B.自由、平等C.爱国、敬业
19.面对自然灾害,我国采取的举措不包括()
A.建立预警系统B.禁止所有开发C.建设防灾工程
20.禁烟民族英雄是()
A.林则徐B.关天培C.邓世昌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二、情境题(19分)
1.我的爸爸是名出租车师机,他每天早晨趁出车之便把我送到学校。高考前
一天,爸爸对我说:“明天不能送您上学了,为了让一些有困难的考生能及时到
达考场,我和同行参与了一项义务载送考生去考场的公益活动。”他将一条鲜红
的丝带系在车上,这是参与爱心公益活动的标志。
(1)有人说:“公益活动离不开热心的志愿者。”你是如何理解的?(3分)
(2)作为小学生,参与公益活动可以做些什么?(3分)
(3)什么是志愿者?(3分)
2.长征已穿越时空的永恒魅力,源源不断为我们提供精神养分,让革命事业
一代代薪火相传。长征没有终点,长征依然在路上。
(1)长征精神是什么?(3分)
(2)作为新时代的少年儿童,应该怎样学习和传承长征精神?(3分)
3.平平在学校生活中,有爱乱扔垃圾的小毛病,有时课间还在教室内大声喧
哗,去食堂打饭的时候喜欢插队,同学们都不喜欢和他交往。平平却说:“你们
喜不喜欢没关系,只要我自己觉得舒服就行了,我还可以过得随心所欲。”
(1)平平的这种行为对吗?为什么?(2分)
(2)你如何帮助平平改掉这种不良的行为习惯?(2分)
三、综合探究题。(共14分)
1、小敏的爸爸妈妈都是农民工,常年在外务工,小敏只好跟爷爷奶奶生活在一
起。因为得不到父母的照顾,小敏认为父母不爱他,心里有些怨恨。
(1)小敏应该怎样去了解父母、走近父母,感受家人的关爱?(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