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白内障查房.pptx
护理白内障查房
汇报人:文小库
2025-05-13
目录
CATALOGUE
02
术中护理配合
03
术后护理要点
04
常见并发症处理
05
查房流程标准
06
护理培训管理
01
术前护理评估
01
术前护理评估
PART
病史采集要点
发病时间
既往治疗情况
病因及诱因
并发症情况
了解白内障发病时间,是否突然发生或长期逐渐加重。
询问有无家族遗传、眼部外伤、长期使用类固醇药物等白内障相关诱因。
了解患者曾接受过的白内障治疗,如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询问患者是否伴有其他眼部或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
视功能评估标准
使用视力表检查患者裸眼视力及矫正视力,了解白内障对视力影响程度。
观察晶状体混浊程度,评估白内障类型及分期。
通过散瞳检查,了解晶状体后囊及视网膜情况,为手术提供重要参考。
评估视网膜及视神经功能,预测术后视力恢复情况。
视力检查
裂隙灯检查
眼底检查
视觉电生理检查
指导患者术前使用抗生素滴眼液,预防感染。
术前宜食易消化、无刺激性食物,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导致眼压升高。
术前一天洗头、洗澡,保持眼部清洁;术前半小时用生理盐水冲洗结膜囊。
向患者介绍手术过程及术后可能出现的情况,消除患者恐惧心理,积极配合手术。
术前准备指导
术前用药
术前饮食
术前眼部准备
术前心理准备
02
术中护理配合
PART
器械清点与消毒
01
器械清点
在手术开始前、关闭体腔前和关闭后,以及缝合伤口前,需要严格清点手术器械、纱布和缝针等物品,确保数量无误。
02
器械消毒
手术器械必须经过高压蒸汽灭菌或化学浸泡消毒,确保无菌操作,防止术后感染。
患者需躺在手术床上,保持平卧姿势,头部稍微偏向一侧,以便手术操作。
仰卧位
对于意识不清或躁动的患者,需要使用约束带或固定器固定四肢,防止意外移动。
肢体约束
患者体位管理
生命体征监测
心率监测
血压监测
呼吸监测
体温监测
持续监测患者的心率变化,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
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频率和深度,确保呼吸道通畅,避免出现呼吸暂停或窒息等危险情况。
定时测量患者的血压,确保血压稳定,避免因血压过高或过低而影响手术进程。
注意患者的体温变化,及时采取措施防止低体温或高体温的发生。
03
术后护理要点
PART
眼药规范使用指导
术后按医嘱使用眼药水,常规使用抗生素眼药水预防感染,必要时使用激素类眼药水减轻炎症反应。
睡前使用眼膏,以保持眼内环境稳定,促进恢复。
避免药物污染,点药前洗手,遵循医嘱用药,不得自行增减剂量或停药。
眼药水滴眼
眼膏涂眼
用药注意事项
活动与饮食限制
01
活动限制
术后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影响伤口愈合和晶状体稳定,避免揉眼、碰眼等动作。
02
饮食调整
避免食用过硬、刺激性食物,以免刺激伤口,影响恢复。多食用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有助于伤口愈合和视力恢复。
并发症早期识别
术后出现眼红、疼痛、分泌物增多等症状,可能为感染,需立即就医。
感染症状
术后出现头痛、眼胀、视力下降等症状,可能为眼压升高,需及时复诊。
眼压升高
术后出现视力突然减退、眼前有黑影飘动等症状,可能为晶状体脱位,需立即就医处理。
晶状体脱位
04
常见并发症处理
PART
感染预防对策
6px
6px
6px
确保手术室及手术器械的严格消毒,术前常规使用抗生素眼药水点眼。
术前准备
术后定期换药,保持眼部清洁,避免揉眼、碰眼等动作。
术后护理
手术过程中需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防止交叉感染。
术中操作
01
03
02
保持病房环境整洁,定期开窗通风,减少空气中的细菌含量。
环境卫生
04
高眼压应急方案
使用降眼压药物,如毛果芸香碱、β受体阻滞剂等,以降低眼压。
对于药物控制效果不佳的患者,可采用激光治疗,如激光虹膜切开术等。
对于激光治疗无效或病情严重的患者,需进行手术治疗,如滤过性手术等。
密切观察患者眼压变化及病情进展,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药物治疗
激光治疗
手术治疗
密切监测
角膜水肿护理
用药指导
使用高渗眼药水或眼膏,以减轻角膜水肿。
01
保护角膜
佩戴软性角膜接触镜或角膜绷带镜,以保护角膜免受刺激。
02
眼部清洁
保持眼部清洁,避免眼部感染。
03
饮食调理
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多食用富含维生素C和E的食物,促进角膜修复。
04
05
查房流程标准
PART
住院医师每日至少查房1次,全面了解患者病情变化,提出初步诊断、治疗方案及护理措施,并记录于病历中。
主治医师每周至少查房2次,对患者病情进行深入分析,指导住院医师调整治疗方案,解决疑难问题,确保医疗质量与安全。
三级查房执行规范
主任或副主任医师每周至少查房1次,对全病区患者进行查房,重点查看疑难、危重及特殊病例,审核治疗方案,指导下级医师工作,确保医疗服务质量。
护理记录应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