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第2框《全面依法治国的意义与总目标》-中职职业道德与法治课件.pptx
职业道德与法治
基础模块
第三单元增强法治意识
“法者,治之端也。”社会生活和国家治理,不仅需要道德
还需要法律。法律是治国理政最大最重要的规矩,法治是国家
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
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
第7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时代呼唤法治,人民
期盼法治。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关系党执
政兴国,关系人民幸福安康,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学习本课,
我们将在懂得法治科学内涵的基础上,了解我国法治建设发展历
程与成就,明确全面依法治国的意义与总目标,坚定走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信心。
第7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第二框全面依法治国的意义与总目标
目01全面依法治国的意义
录02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
第二框全面依法治国的意义与总目标
第一部分全面依法治国的意义
视频中反映了我国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是什么?
相关链接
“法制”与“法治”
“法制”是法律制度的简称,属于制度的范畴;而“法
治”是依照法律治理的简称,是一种治国原则和方法。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法制是法治的基础和前提条件,
要实行法治,必须具备完备的法制;法治是法制的立足点
和归宿,法制的发展前途必然是最终实现法治。
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首次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
会主义法治国家”。2018年,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第一次会议修改宪法,将宪法序言中的“健全社会主义法
制”改为“健全社会主义法治”。
相关链接从“依法治国”到“全面依法治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现行宪法第五次
党的十五大把依律体系基本形成,表明修改将原序言中的
十八届四中全
法治国确立为党领中国已在根本上实现从“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会明确了全面依法
导人民治理国家的无法可依到有法可依的修改为“健全社会主
治国的总目标。
基本方略。历史性转变。义法治”。
1997年2010年2014年2018年
1999年2012年2017年
九届全国人大二党的十八大提党的十九大把
次会议在宪法中增加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
规定:中华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