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生活照护》教案 第七讲 婴幼儿常见疾病的照料与护理技术.docx
PAGE14
PAGE14
PAGE3
PAGE3
课题
第七讲婴幼儿常见疾病的照料与护理技术
课时
4课时(180min)
教学目标
素质目标:
(1)树立婴幼儿疾病预防与控制意识
(2)提升专业技能水平,为婴幼儿的健康保驾护航
知识目标:
(1)了解婴幼儿常见疾病护理技术及其注意事项
(2)认识婴幼儿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营养性疾病和皮肤病
(3)了解婴幼儿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营养性疾病、皮肤病的病因和主要症状
(4)掌握婴幼儿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营养性疾病、皮肤病的照护方法和预防措施
技能目标:
(1)能够有效预防婴幼儿常见疾病的发生
(2)能够有效识别婴幼儿常见疾病,并为其提供科学的护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婴幼儿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营养性疾病、皮肤病的照护方法和预防措施
教学难点:能够有效预防婴幼儿常见疾病的发生;能够有效识别婴幼儿常见疾病,并为其提供科学的护理
教学方法
讲授法、问答法、讨论法、情景模拟法
教学用具
电脑、投影仪、多媒体课件、教材
教学过程
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
考勤1
【教师】使用APP进行签到
【学生】班干部报请假人员及原因
理论课
案例导入
【教师】讲述“瑶瑶生病”案例(详见教材),并提出问题
(1)圆圆老师应观察瑶瑶的哪些情况?
(2)有哪些物理降温的方法?
【学生】聆听、思考、回答
传授新知
【教师】通过学生的回答,引入新知,讲解婴幼儿常见疾病护理技术等知识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以下问题:
圆圆老师应观察瑶瑶的哪些情况?
【学生】思考、举手回答
咳嗽状况:关注咳嗽的频率、强度以及是否有痰,判断咳嗽是否加重或有所缓解。
体温变化:定期为瑶瑶测量体温,观察是否有发热现象。
精神状态:留意瑶瑶是否活泼好动,是否出现烦躁不安、嗜睡等异常情况。
食欲情况:观察瑶瑶的进食情况,判断食欲是否受到影响。
面色与呼吸:观察瑶瑶的面色是否红润,呼吸是否平稳,有无呼吸急促或呼吸困难的情况。
【教师】总结学生回答
一、测量体温
测量体温的方法主要有腋下测温法、红外线测温法、口腔测温法和直肠测温法4种。其中,红外线测温法既安全又方便,适用于婴幼儿,下面主要介绍红外线测温法的操作方法及其注意事项。
(一)操作方法
【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红外线测温枪”图片(详见教材),并进行讲解
红外线测温法是指利用红外线测温枪来测量体温的方法。红外线测温枪主要有额温枪和耳温枪两种。在使用额温枪时,照护者应将额温枪置于距离婴幼儿额头3~5厘米的位置进行测量;在使用耳温枪时,照护者要保持婴幼儿头部不动,然后将耳温枪的探头插入其外耳道,使探头与外耳道完全贴合后进行测量。红外线测温法相对来说比较简便易行,而且婴幼儿也较容易接受。
(二)注意事项
在为婴幼儿测量体温时,照护者应注意以下几点。
(1)选择合适的时间。照护者应在婴幼儿安静、舒适的情况下为其测量体温,避免在其哭闹、运动或进食后立即为其测量体温。
(2)使用合适的测温工具。照护者可根据婴幼儿的月龄和配合程度选择合适的测温工具,如月龄较小的婴幼儿适合采用红外线测温枪测量体温,而月龄稍大且配合程度较好的幼儿可采用水银体温计测量体温等。
(3)正确操作。照护者要按照使用说明正确使用测温工具,以确保测量结果准确。
(4)注意安全。在测温过程中,照护者要注意保护婴幼儿的安全,避免发生意外。
二、物理降温
当婴幼儿的体温升至38摄氏度及其以上时,照护者应及时对其采取降温措施。降温措施有药物降温和物理降温两种。药物降温是指给患儿吃退烧药、打退热针,物理降温则是指采用冷敷、酒精擦拭、温水擦浴等方法为患儿降温。下面主要介绍物理降温的操作方法及其注意事项。
【教师】播放“婴幼儿发烧,不得不知道的几个问题”视频(详见教材),并提出以下问题:
婴幼儿发烧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学生】观看、思考、举手回答
【教师】总结学生回答
(一)操作方法
1.冷敷的操作方法
照护者可将毛巾折叠数层后用冷水浸透,拧至半干(以不滴水为度)敷于患儿的额头、四肢、腋窝等处,最好交替使用两块毛巾,每5~10分钟更换一次。
除毛巾外,照护者也可使用冷敷贴、冰袋等为患儿冷敷。冷敷不仅可用于发热性疾病,还可用于外伤性疾病和出血性疾病。例如,扭伤发生的24小时内,照护者可用冰袋冷敷肿胀部位。
2.酒精擦拭的操作方法
酒精易挥发,能较快地散热,用其擦拭皮肤可达到降温的目的。照护者在操作时,应先将75%的酒精加水稀释,然后将毛巾或纱布在稀释后的酒精中浸透,拧至半干,随后擦拭患儿的颈部两侧、腋窝、肘窝等处。
3.温水擦浴的操作方法
温水擦浴适用于各个月龄段的发热患儿。具体操作时,照护者可先准备一盆温水(温度以32~34摄氏度为宜),然后让患儿坐在盆中,并用沾了温水的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