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与膳食》教案5 了解合理营养与平衡膳食、学会编制食谱.docx
PAGE12
PAGE12
PAGE11
PAGE11
课题
了解合理营养与平衡膳食、学会编制食谱
课时
2课时(90min)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合理营养的概念和基本要求、了解食谱的分类
(2)熟悉我国居民的主要营养健康问题及各类膳食模式的特点
(3)掌握中国居民平衡膳食的原则、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餐盘和算盘的内容
(4)熟悉食谱编制的原则
(5)掌握食谱编制的方法
能力目标:
(1)能运用本项目所学知识,为我国居民提供长期的营养指导
(2)能运用本项目所学知识,为我国居民提供更加营养、健康、可持续的食谱
素质目标:
(1)树立合理膳食的意识,为我国居民膳食向营养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方向的转型贡献力量
(2)尊重我国居民的饮食文化,建立多元化的食物搭配方案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合理营养的基本要求、我国居民的主要营养健康问题及各类膳食模式的特点、食谱编制的原则
教学难点:中国居民平衡膳食的原则、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食谱编制的方法
教学方法
问答法、讨论法、讲授法、练习法
教学用具
电脑、投影仪、多媒体课件、教材
教学过程
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
考勤
【教师】使用APP进行签到
【学生】班干部报请假人员及原因
任务导入
【教师】播放课件“任务导入”的情景图片,组织学生进行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1.什么是合理的营养与膳食?
2.我国主要面临的营养健康问题是什么?
【学生】观看、思考、回答
【教师】通过学生的回答引入本节课内容
项目导读
【教师】导入本专题,介绍项目导读
改革开放多年来的政策和技术创新,不但解决了中国数千年以来未能解决的温饱问题,而且将人们的饮食观念从“吃得饱”转向“吃得好”和“吃得更营养与健康”。然而,营养不良(营养不足或过剩)现象仍普遍存在,甚至已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健康问题。人们改善营养状况、增强体质和促进健康,必须合理搭配食物、科学调整膳食结构,确保摄入适宜的能量与营养素。
【学生】聆听、记录
传授新知
【教师】讲解任务一了解合理营养与平衡膳食
一、合理营养
【课堂讨论】
【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以下问题:
什么是合理营养?合理营养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学生】聆听、思考、讨论、派小组代表发言
【教师】总结各组的发言
(一)合理营养的概念
合理营养是指人体每日从食物中摄入的能量和各种营养素的量及配比能满足人体不同生理阶段、不同劳动环境及不同体力活动强度下的需要,并使人体处于良好的健康状态。合理营养的基础是平衡膳食。
(二)合理营养的基本要求
1.满足人体对能量和营养素的需要
2.确保食物安全无害
3.科学加工和烹调
4.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课堂讨论】
【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以下问题:
什么是良好的饮食习惯?你有良好的饮食习惯吗?
【学生】聆听、思考、讨论、派小组代表发言
【教师】总结各组的发言
定时、定量是最重要的饮食习惯。定时、定量进餐有利于消化液的分泌,促进食物的消化吸收,能减轻胃肠的负担,保证身体健康。此外,应做到不挑食、不偏食、不暴饮暴食;应营造轻松、愉快的进餐氛围,如听轻音乐;应相对专注,不宜一边进餐一边看电视、看手机等。
(三)我国居民的主要营养健康问题
【课堂讨论】
【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以下问题:
我国居民的主要营养健康问题体现在哪些方面?
【学生】聆听、思考、讨论、派小组代表发言
【教师】总结各组的发言
1.超重和肥胖问题日趋严重
2.膳食不平衡现象普遍存在
【小贴士】全谷物是指经过清理但未经进一步加工,保留了完整结构的谷物籽粒;或虽经研磨、粉碎、挤压等方式加工,但谷皮、胚乳、胚芽的相对比例仍与完整籽粒保持一致的谷物制品。
3.特殊人群的营养问题突出
4.居民营养素养有待提高
二、平衡膳食
平衡膳食是指膳食组成中的食物种类和比例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体生长发育、生理及体力活动的需要。
(一)膳食模式
【课堂讨论】
【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以下问题:
什么是膳食模式?根据食物的主要来源,膳食模式一般分为哪几类?
【学生】聆听、思考、讨论、派小组代表发言
【教师】总结各组的发言
膳食模式是指长时间形成的饮食组成方式,包括膳食中各种食物的品种、数量及比例。
根据食物的主要来源,膳食模式一般分为动物性食物为主型的膳食模式、植物性食物为主型的膳食模式和动植物性食物结合型的膳食模式三种类型。
1.动物性食物为主型的膳食模式
动物性食物为主型的膳食模式属于营养过剩型的膳食模式。该模式的膳食构成以动物性食物为主,年人均畜禽肉类、蛋类等的摄入量较大,而年人均谷类的摄入量仅为50~70kg。
【课堂提问】
【教师】提出问题,并组织学生完成答题:
动物性食物为主型的膳食模式的膳食营养组成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