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贵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律师公证业务》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doc

发布:2025-05-24约5.69千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学校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考场____________准考证号

学校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考场____________准考证号

…………密…………封…………线…………内…………不…………要…………答…………题…………

第PAGE1页,共NUMPAGES3页

贵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律师公证业务》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题号

总分

得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中国古代制定的最后一部封建成文法典是()。

A.《大清律集解附例》

B.《大清律集解》

C.《大清律例》

D.《大清现行刑律》

2、候车室坐着一女子和一男子,他们面前放着一手提箱,男子在睡觉,女子在看报。甲以为手提箱是该男子的,遂提一只相同的手提箱走上前去,将手提箱互换,被女子发现。手提箱实际上是该女子的,她一直在紧盯着这只箱子。箱内财物计人民币4000元。甲的行为构成()。

A.盗窃罪

B.诈骗罪

C.抢夺罪

D.侵占罪

3、医生甲意图杀死患者司某,将毒药给不知情的护士乙。乙粗心大意,未经检查就让司某服下毒药,司某中毒死亡。甲属于故意杀人罪的()。

A.教唆犯

B.帮助犯

C.间接实行犯

D.直接实行犯

4、依据我国《继承法》的相关规定,口头遗嘱属于

A.要式民事法律行为

B.不要式民事法律行为

C.要物民事法律行为

D.附条件民事法律行为

5、我国刑法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该条款的内容属于哪种规范?()

A.授权性规范

B.义务性规范

C.命令性规范

D.禁止性规范

6、按唐律规定,不同国家的外国人在唐朝管辖的地域内相犯,审判时应依据的法律是()。

A.唐律

B.原告所属国法律

C.被告所属国法律

D.在当事人所属国法律和唐律中选择其一

7、下列权利中,其客体既可以是动产也可以是权利的是()。

A.所有权

B.抵押权

C.地役权

D.留置权

8、下列关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身特别保护权的表述,正确的是()。

A.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开会期间,非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许可不受逮捕或刑事审判

B.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非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许可不受逮捕或刑事审判

C.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如果因为是现行犯而被拘留,执行拘留的公安机关必须立即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主席团报告

D.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如果因为是现行犯而被拘留,执行拘留的公安机关必须立即向该人民代表所属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告

9、《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案例指导工作的规定》第七条:“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指导性案例,各级人民法院审判类似案件时应当参照。”下列对于该规定的理解,正确的是

A.人民法院参照指导性案例审理类似案件体现了“同案同判”的要求

B.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指导性案例具有普遍的法律约束力

C.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指导性案例属于立法活动

D.指导性案例是当代中国的判例法

10、法律关系根源于()。

A.思想社会关系

B.人与人的关系

C.物质生活关系

D.财产关系

11、划分法律部门首先应该坚持的原则是

A.客观原则

B.合目的原则

C.适当平衡原则

D.辩证发展原则

12、按照狭义的解释,下列哪一行为属于法的适用?()

A.某人认为自己未达到法定婚龄而拒绝同女友结婚

B.海关工作人员认为某人有走私嫌疑而查办该案件

C.检察机关根据群众检举对某人的受贿行为进行侦查

D.审判员办案途中发现两个人口角,依事实和法律对其进行劝解

13、甲、乙、丙三人合伙开饭店,甲以门面房折价10万元出资,担任店长;乙出现金5万元,负责经营管理;丙以技术出资,作价3万元。三人约定盈余均分,亏损由乙承担。该饭店经营两年后,欠丁6万元。对此债务()

A.甲、乙、丙各承担2万元

B.按约定由乙全部承担

C.甲、乙、丙承担连带责任

D.由店长甲全部承担

14、依据宪法制定机关的不同,可以将宪法分为()。

A.成文宪法与不成文宪法

B.钦定宪法、协定宪法与民定宪法

C.刚性宪法与柔性宪法

D.纲领性宪法与确认性宪法

15、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得申请解释宪法:(一)中央或地方机关,于其行使职权,适用法律与命令发生有抵触宪法之疑义者;(二)人民、法人或政党于其宪法上所保障之权利,遭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