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2025届汉中市高三下学期全真模拟(三模)历史试题(含答案).pdf
2025届陕西省汉中市高三下学期全真模拟(三模)
历史试题
2025.05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世纪80年代以来,部分学者提出礼乐制度可作为早期国家出现的重要标志。如苏秉琦指
出红山文化、良渚文化已存在玉礼器系统与宗教礼仪;牟永抗、吴汝祚强调礼制是中国古代
国家制度的根本法规,是进入文明时代最重要的标志。上述观点体现了早期国家()
A.形成了高度集中的政权B.神权与王权的紧密结合
C.借助礼制规范社会秩序D.形成了复杂的社会系统
2.下表为汉代对西南边疆治理的相关史实。据此可推知,汉代()
治理措施考古依据
推行郡县制云贵高原、川西高原等地发现汉代城址或官署建筑遗址。
出土“滇王之印”“汉叟邑长”印;滇文化墓地显示滇人血缘群体
“羁縻之治”
及聚族而葬制度长期存在,上层人物仍占据很高社会地位和拥有大
量财富。
云贵高原等地发现大量汉式墓,其形制、结构、葬俗和随葬品与本
移民实边
地原有文化明显不同。
A.形成了因俗而治的边疆治理理念B.实现了边疆与内地的同步治理
C.奠定了后世边疆治理的基本模式D.促进了西南经济与文化的发展
3.唐高祖武德二年,下诏“立周公、孔子庙各一所,四时致祭,仍博求其后,具以名闻,详加
所议,当加爵士”;唐太宗贞观二年,升孔子为先圣,以颜回配祭。唐高宗永徽年间命孔子
为先圣,并于乾封元年加赠“太师”封号。这些做法旨在()
A.应对战乱初定的道德危机B.构建儒家道统整合多元思想
C.强化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D.适应科举制选拔人才的需要
4.义役是南宋百姓自发组织并形成的一种新的应役方式。参与义役组织的民众,将部分私有田
地集中起来作为役田,以役田取得的收益补贴给组织内的应役者,而役首则负责掌管役田并
决定各成员应役的轮次,他们通常由地方各甲的上户群体充当。南宋的义役()
A.凝结了基层民众的经验和智慧B.实现了徭役摊派的均等化
C.使徭役征发重心由人转向土地D.推动了募役法的出台落地
5.洪武22年,朝廷对《乡饮图式》补充规定,强调乡饮坐席要分善恶、别贵贱、叙长幼,明
确参礼者资格。《大诰》规定:良民中年高有德无过者坐上等;因户役差税迟误或曾犯轻罪
者,坐中门之外;曾犯奸盗等重罪者,坐东门之内。这一举措旨在()
A.完善地方基层治理体系B.强化社会道德教化功能
C.规范乡村宴饮礼仪秩序D.维护封建社会等级制度
6.下表为近代不同人物对义和团的不同评价。这表明()
代表人物评价态度
康有为批评态度,将义和团比作历史上的乱臣贼子,呼吁镇压
章太炎认为义和团推动了革命事业发展
肯定义和团的反帝爱国性质,认为是帝国主义侵略激起的民族自卫战
孙中山
争,赞扬义和团的牺牲精神;也指出其存在盲目排外、迷信落后等弱
点
邹容认为义和团是“野蛮之革命”,只会添祸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