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东亚自由贸易区建立的优劣势分析及其途径选择(1)论文 .pdf

发布:2025-05-23约3.39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东亚自由贸易区建立的优劣势分析及其途径选择(1)论文

【论文摘要】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是地区经济一体化,20世

纪80年代以来,各种形式的自由贸易区等区域合作组织迅速发展,而东亚的地

区经济合作却相对之后,本文认为东亚地区经济合作正在向自由贸易区的方向发

展,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有其优势基础和障碍,并指出建立自由贸易区的途径选择。

【论文关键词】东亚自由贸易区优劣势途径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

重要趋势是地区经济一体化,在世界经济三大板块西欧、北美、和东亚中,欧盟、

北美自由贸易区相继成立,而东亚地区的经济合作比较松散,作为实际经济三大

重心的东亚地区其经济合作发展趋势如何?有哪些优势基础的障碍?应该选择

什么样的发展途径?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一、东亚地区经济合作的

发展趋势是建立自由贸易区在全球化的浪潮中,西欧、北美建立了自己的

区域经济集团,拉美地区也在大搞自由贸易区,而东亚的发展却相对缓慢,根据

当今国际经济合作和地区经济一体化的理论可知,建立区域性的经济合作一般要

步骤是: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全面的经济与政治同盟。按

照东亚当前的经济状况应该是建立自由贸易区,这是个不可逾越的阶段。

二、建立东亚自由贸易区的优势分析1.东亚各国在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

和产业之间有极强的互补性中。国、东盟的自然资源尤其是农业矿产资源、相对

丰富;中国有丰富的劳动力,而日本、韩国、东盟的劳动力相对不足成本较,高;

在产业结构上存在明显阶梯性产业转移,根据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CA),作为东

亚地区经济最发达的日本,拥有大量的盈余资金和研发高新技术的能力,在机械

电子和钢铁业有很强的优势,但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劣势较大;韩国、新加坡和

中国香港特区拥有大量的中间技术,在机械电子、钢铁和纺织业也有比较优势;

中国、印尼等国在制造业具有优势,但在机械电子等行业竞争力较弱。这表明东

亚国家经济的合作互补性明显,为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打下了客观经济基础。2.

东亚各国之间贸易依存度很高,这是建立区域性贸易集团的关键。目前,日本、

韩国、东盟是中国第一、四、五大贸易伙伴;中国是日本的第二大贸易伙伴,是

韩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是东盟的第六大贸易伙伴,日本、韩国、东盟也彼此是

主要的贸易国。东亚国家密不可分的经济和贸易有利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3.

东亚各国经济合作领域不断增强,东盟、“10+1”、“10+3”合作机制有很大发

展,为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4.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

太经合组织的建立为东亚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提供了成功的经验。三、东亚自

由贸易区建立的障碍分析1.东亚各国相互不信任和争夺经济合作领导权

是自由贸易区建立的一大障碍。从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实践来看,区域经济

一体化组织都面临这一个主导权问题,即以谁为核心来组建。东亚各国组建自由

贸易区的战略目标不尽相同,中国希望借助东盟来提高与美国抗衡的能力;日本

则希望确立自身在东亚的霸权地位;东盟希望借助中日韩三国提高与美国交往。

正因为这样,东亚自由贸易区的尽力必然会出现主导权问题,所以阻碍了自由贸

易区的建立进程。2.东亚地区整体经济实力不高,对欧美等发达国家经济依

赖程度较高,阻碍了东亚地区经济的进一步合作。3.东亚国家在经历金融危

机后,经济复苏虽有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东亚银行业不良债权仍未

彻底清理,呆坏账数额惊人;金融改革步伐缓慢;同时美国经济放缓;东亚各国

的经济实力大打折扣,投资与贸易自由化程度不进反退等。总之,从经济恢复的

角度考虑,建立自由贸易区仍要有一段曲折之路。4.东亚各国在经济发展水

平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在东亚国家中,既包括日本这样的人均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