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中医诊断学问诊.ppt

发布:2025-05-21约9.44千字共7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二、问汗(一)汗产生机理《素问.阴阳别论》:“阳加于阴谓之汗。”(二)注意事项汗之有无汗出时间汗出部位汗量多少伴有症状第29页,共7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三)问汗内容1里证辨汗:☆自汗:昼间汗出,动则尤甚--气虚、阳虚盗汗:睡时汗出,醒时汗止--阴虚、气阴两虚大汗:汗出蒸蒸,汗出量多--里热炽盛绝汗:病情危重,汗出不止-亡阴、亡阳战汗:病情严重,全身战栗,继之汗出-疾病转折点无汗:身无汗出-阳虚津亏第30页,共7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2表证辨汗:表证有汗-外感风邪表证无汗-外感寒邪3局部辨汗头汗:汗出仅见头部——虚阳上越、湿热、热邪半身汗:汗出仅见身之上、下、左、右一侧——邪气阻络心胸汗:心胸部汗出过多——心肾不交、心脾两虚手足心汗:汗出仅见手足心——阴经郁热阳明热盛中焦湿热第31页,共7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二)特殊汗出1.自汗特点:经常汗出,动则更甚机理:阳气亏虚,卫外不固——汗液自出动则耗气,卫表更虚——汗出动则更甚意义:阳气亏虚2.盗汗特点:睡则汗出,醒则汗自止机理:阴虚内热,虚热内蒸意义:阴虚证第32页,共7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3.绝汗特点:病危之时,大汗不止,导致亡阳亡阴,又称脱汗。亡阴之汗:汗出如油,热而粘手亡阳之汗:大汗淋漓,汗稀质清兼身凉肢阳热过亢阴液煎熬亡阴证厥脉微欲绝亡阳证分类第33页,共7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4.战汗①含义:病势沉重时,先见全身战栗抖动而后汗出。②机制:正气集聚,邪正剧争—战栗病重之中迫使邪气,随汗而解—汗出③意义:是疾病发展的转折点汗出热退,脉静身凉—邪去正复汗出烦躁,脉疾身热—邪胜正衰,危候第34页,共7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三)局部出汗1.头汗:但头汗出上焦热盛/中焦湿热湿郁热蒸逼津上越虚阳上越津随阳泄进食辛辣,热汤、饮酒阳气旺盛热蒸于上。2.半身汗出:无汗的半身是病变的部位。“汗出偏沮,使人偏枯”中风偏瘫、截瘫——风痰、瘀痰、风湿阻滞经络,营卫不得周流,气血失于和利。第35页,共7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3.手足心汗:阴经郁热(心肾):兼五心烦热,脉细数。阳明热盛(胃肠):兼烦渴饮冷,手足濈然汗出,脉洪数。中焦湿热(脾胃):兼头汗身重,胸闷,苔黄腻,身热不扬。4.心胸汗:多见于虚证心脾两虚:心悸失眠,食少神疲。心肾不交:心悸心烦,失眠,腰膝酸软5.阴汗:多因下焦湿热郁蒸所致。第36页,共7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三、问疼痛第37页,共7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一)疼痛产生的病因病机感受外邪痰浊凝滞邪气阻络气滞血瘀不通则痛实证食积虫积砂石积滞阳气不足经络失养阴血亏虚不荣则痛虚证第38页,共7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二)问疼痛的性质第39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