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机原理实验报告-冒泡排序.docx
一、实验目得
(1)学习汇编语言循环结构语句得特点,重点掌握冒泡排序得方法。
(2)理解并掌握各种指令得功能,编写完整得汇编源程序。
(3)进一步熟悉DEBUG得调试命令,运用DEBUG进行调试汇编语言程序。
二、实验内容及要求
(1)实验内容:从键盘输入五个有符号数,用冒泡排序法将其按从小到大得顺序排序。
(2)实验要求:
①编制程序,对这组数进行排序并输出原数据及排序后得数据;
②利用DEBUG调试工具,用D0命令,查看排序前后内存数据得变化;
③去掉最大值和最小值,求出其余值得平均值,输出最大值、最小值和平均值;
④用压栈PUSH和出栈POP指令,将平均值按位逐个输出;
⑤将平均值转化为二进制串,并将这组二进制串输出;
⑥所有数据输出前要用字符串得输出指令进行输出提示,所有数据结果能清晰显示。
开始三、程序流程图
开始
(1)主程序:MAIN
初始化
初始化
键盘输入数据
键盘输入数据
调用INPUT子程序显示输入错误
调用INPUT子程序
显示输入错误
输入
输入就是否正确
否
就就是
显示
显示原始数据
调用OUTPUT子程序
调用OUTPUT子程序
显示冒泡
显示冒泡排序后得数据
调用SORT子程序
调用SORT子程序
调用OUTPUT子程序
调用OUTPUT子程序
显示
显示最小值Min
显示One子程序
显示One子程序
显示
显示最大值Max
调用One子程序
调用One子程序
显示其余数平均值Average
显示其余数平均值Average
调用One子程序
调用One子程序
显示平均值二进制串Binary
显示平均值二进制串Binary
调用One子程序
调用One子程序
结束
结束
(2)冒泡排序子程序:SORT
COUNT1----外循环次数COUNT2----内循环次数
COUNT1----外循环次数
COUNT2----内循环次数
i----数组下标
进入
初始
初始化
COUNT1=N-1
COUNT1=N-1
COUNT2=COUNT1
COUNT2=COUNT1
SI
SI=0
Ai≥A
Ai≥Ai+1
否
就就是
Ai与A
Ai与Ai+1两数交换
SI
SI=SI+2
COUNT2=COUNT
COUNT2=COUNT2-1
COUNT2=0?
COUNT2=0?
否
就就是
COUNT
COUNT1=COUNT1-1
COUNT2=0?
COUNT2=0?
否
就就是
返回
返回
四、程序清单
NAMEBUBBLE_SORT
DATASEGMENT
ARRAYDW5DUP(?);输入数据得存储单元
COUNTDW5
TWODW2
FLAG1DW0;判断符号标志
FLAG2DB0;判断首位就就是否为零得标志
FAULTDW-1;判断出错标志
CRDB0DH,0AH,$
STR1DBPleaseinputfivenumbersseperatedwithspaceandfinishedwithEnter:,$
STR2DBTheoriginalnumbers:,$
STR3DBThesortednumbers:,'$
STR4DB'TheMin:,$'
STR5DBTheMax:,$
STR6DBTheAverage:,$'
STR7DBThebinarysystemoftheaverage:','$
STR8DBInputerror!Pleaseinputagain!$
DATAENDS
CODESEGMENT
MAINPROCF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