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绒螯蟹生态育苗技术规范》.pdf
ICS.65.150
B51CCSB
备案号DB32
江苏省地方标准
DB32/TXXXX-XXXX
中华绒螯蟹生态育苗技术规范
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ecologicallarvalrearingofChinese
mittencrab
(报审稿)
2025.3.10
××××-××-××发布××××-××-××实施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一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
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由江苏省农业农村厅提出。
本文件由江苏省渔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盐城金洋水产原种场、上海海洋大学、宁波大学、盐城农业科技职业
技术学院、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天津师范大学、江苏海鑫水产科技有限公司、盐城师范
学院、射阳县水产技术推广中心、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成永旭、杨筱珍、王会、陈昱辰、高立娟、葛家春、张代臻、张学
师、孙金生、李冉、王丽燕、马晶晶、陈立飞、罗薇薇、胡宇宁。
中华绒螯蟹生态育苗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界定了中华绒螯蟹(Eriocheirsinensis,以下称河蟹)生态育苗技术的土池及养
殖条件、亲蟹、幼体培育等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海水条件下河蟹土池生态育苗。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
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
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1607渔业水质标准
GB13078饲料卫生标准
GB/T19783中华绒螯蟹
GB/T22213水产养殖术语
NY/T755-2022绿色食品渔药使用准则
NY/T391-2021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
SC/T1078中华绒螯蟹配合饲料
SC/T1099中华绒螯蟹人工育苗技术规范
DB32/4043池塘养殖尾水排放标准
3术语和定义
GB/T22213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中华绒螯蟹Chinesemittencrab
中华绒螯蟹是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十足目绒螯蟹属的中国特有淡水蟹,因螯足密生绒毛俗
称“大闸蟹”,是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传统名贵水产品。
3.2生态育苗ecologicallarvalrearing
在土池塘中,主要通过池塘底质改良,调控培育池的藻相和菌相平衡,投喂生物饵料,
采用设施化增氧等技术,进行蟹苗培育的方法。在育苗全过程中不使用抗生素。
3.3亲蟹broodstockcrabs
供人工繁殖用的性成熟的雌蟹和雄蟹。
3.4肥满度conditionfactor
肥满度为蟹体重(g)与蟹体长(cm)立方的比值。
3.5布苗larvalstocking
将抱卵蟹放置于培育蟹苗的池塘孵化出幼体的操作。
3.6排幼releaseoflarvae
雌蟹通过腹部的开合动作,将成熟的受精卵释放到海水中的过程。此时受精卵发育为溞
状幼体I期(zoeaI)
3.7溞状幼体zoea
受精卵孵化后的浮游性幼体,该阶段分为5期(ZoeaI~V,即为溞状幼体I至V期,
其中I期简称Z,Ⅱ期简称Z,Ⅲ期简称Z,Ⅳ期简称Z,V期简称Z),幼体完成此阶
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