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形眼镜产品与市场分析 .pdf
隐形眼镜产品与市场分析
2023-06-0909:12
近年来,随着视光学技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领域的不断发展,以及医
疗器械生产制造工艺水平的不断提升,隐形眼镜产品在性能、安全、舒适度等
方面都出现较大的提升和进步。
相对于框架眼镜,隐形眼镜不受框架遮盖,跟随眼球转动,能够保持与正
常人相同的开阔视野。同时,久戴框架眼镜容易引起鼻梁塌陷和眼球凸出,而
佩戴隐形眼镜则可以避免这一变化。因此,隐形眼镜在眼科耗材领域受到资本
和企业关注,市场空间广阔。
一、初识隐形眼镜
隐形眼镜(contactlens),也叫角膜接触镜、角膜接触眼镜,是一种戴
在眼球角膜上,用以矫正视力或保护眼睛的镜片,属于国家第三类医疗器械。
根据材料的软硬,隐形眼镜可分为硬性、半硬性、软性三种。按照镜片的材
质,隐形眼镜可分为硬性隐形眼镜和软性隐形眼镜,硬性隐形眼镜分角膜塑形
镜和RGP。软性隐形眼镜按照是否着色又可分为透明隐形眼镜和彩色隐形眼
镜,其中彩色隐形眼镜又称为“美瞳”、“彩瞳”。
1/18
此外,按照配戴方式,隐形眼镜可分为日戴型、弹性配戴型及长戴型;按
照使用周期长短,可分为传统式、定期更换式、频繁更换式及单抛式镜片;按
照镜片用途,可分为球面镜、散光镜及双焦或多焦镜。
隐形眼镜不仅从外观上和方便性方面给近视、远视、散光等屈光不正患者
带来改善,而且视野宽阔、视物逼真,在控制青少年近视、散光发展,治疗特
殊眼病等方面也发挥功效。
2/18
(来源:智妍咨询)
二、隐形眼镜发展历程
(一)发展初期
1508年,著名画家达•芬奇提出隐形眼镜的概念并绘制出草图。
3/18
1845年,英国天文学家荷赛发表了关于隐形眼镜的学说。
1887年,德国的玻璃工艺师缪勒吹制成玻璃镜片,放入眼内保护患病的眼
球,但镜片并没有提升视力的效果。
1888年,德国科学家阿道夫·菲克制作了一副大于角膜的角巩型吹制玻璃
镜片,用于矫正视力,被称为巩膜透镜。
(二)材料升级
1938年,Mullen和Obring使用PMMA为材料,制造出第一副全塑胶
隐形眼镜。
1940年,位于美国纽约的Obring以压克力系的plexiglass发展全塑胶隐
形眼镜。
1946年,上海吴良材眼镜店引进PMMA材料生产硬式镜片。
4/18
1961年,捷克化学家OttoWichterle发明软性隐形眼镜。
1970年,推出透气性硬性隐形眼镜(RGP),材料主要由PMMA与硅酮
聚合而成。
1971年,软性隐形眼镜获得FDA批准,首先在美国上市。
(三)市场开拓
1982年,美国视康公司推出第一副软性双光镜片。
1983年,视康公司首创双氧隐形眼镜护理系统,提高了镜片的消毒质量。
1984年,Wichterle研制出含水量55%的软镜。
1985年,亲水性软镜进入中国市场。
5/18
1986年,美国强生公司提出抛弃式佩戴方法,推出抛弃式隐形眼镜。
1987年,博士伦公司推出隐形眼镜全功能护理液。
1988年,博士伦公司与北京608厂成立合资公司。
1989年,美国FDA限制隐形眼镜长戴时间在7天内。
1994年,美国视康公司在上海设立工厂。
1996年,视康公司推出第一副长戴软性隐形眼镜。
1998年,博士伦公司推出功能齐全的“PENU”润明新概念除蛋白全功能
护理液。
2002年,美国得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发表论文称,利用一种新型硅树
脂水凝胶材料制成的隐形眼镜镜片,能减少眼睛受细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