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妆饰的魅力 第7课 仕女簪花(教学设计)苏少版2025初中美术七年级下册.pdf
第三单元妆饰的魅力——第7课仕女·簪花(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苏少
版(2024)美术七年级下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深入了解中国古代仕女簪花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与文化内涵,
精准阐述不同朝代仕女簪花风格的特点与演变,如唐代仕女簪花造型大气、色彩
艳丽,反映当时繁荣开放的社会风貌。
熟练掌握欣赏中国传统仕女绘画作品的方法,从人物造型、服饰妆容、簪花
样式等角度进行分析,能够运用专业术语准确评价作品的艺术特色与文化价值,
如评价周昉《簪花仕女图》中人物线条的细腻流畅、服饰图案的精美繁复。
能够运用绘画、手工等多种形式,创作以仕女簪花为主题的美术作品,作品
能体现仕女优雅气质,簪花设计合理美观,展现出一定的艺术表现力与创造力,
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元素。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创设沉浸式的古代文化情境,如展示古代仕女绘画作品、播放古典音乐、
布置古风场景,引导学生观察、感受、思考,培养学生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艺术灵
感的能力,提升文化感知与艺术鉴赏能力。
组织小组合作探究活动,让学生在交流、讨论中深入挖掘仕女簪花文化与艺
术表现的内在联系,分享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创作思路,有效提升团队协作和批
判性思维能力。
鼓励学生在艺术创作、作品展示、文化研讨等活动中,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
到实际,锻炼自主学习和创新实践能力,探索传统文化与现代美术创作的融合路
径。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充分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浓厚兴趣,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
感与自豪感,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
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尊重传统文化,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意识,
在创作中展现对传统文化的创新理解与表达。
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仕女簪花文化与相关艺术特色:借助丰富的多媒体资源,如历史纪录片、古
代绘画高清图片、文化研究资料,详细讲解仕女簪花文化起源于古代祭祀、礼仪
活动,在不同朝代因社会风气、审美观念变化而发展演变。通过对比各朝代仕女
簪花图片,分析造型特点,唐代牡丹等大花朵簪于高髻之上,尽显雍容;宋代则
偏好素雅小花,插戴方式更为含蓄。讲解仕女绘画中人物造型、服饰妆容与簪花
搭配,如仕女身姿婀娜、服饰飘逸,与簪花相互映衬。通过大量实例和深入分析,
让学生深入理解仕女簪花文化内涵与艺术特色。
创作以仕女簪花为主题的美术作品:组织学生进行绘画、手工创作练习,给
定仕女形象元素,让学生设计簪花样式并进行搭配。开展小组创作活动,以“穿
越时空的仕女”为主题,共同创作一幅大型绘画作品或一组立体手工仕女场景,
要求作品体现特定朝代仕女簪花风格,展现仕女魅力。通过反复练习与创作实践,
让学生熟练运用美术手法表现仕女簪花主题,提升动手能力与艺术表现力,将文
化理解转化为艺术创作成果。
(二)教学难点
在作品中精准体现仕女的气质神韵与簪花文化内涵:帮助学生理解仕女气质
神韵不仅体现在外在形象,更蕴含于姿态、神情之中,如微微颔首、眼神温婉。
通过欣赏经典仕女绘画作品,分析画家如何通过线条、色彩、构图传达仕女气质。
引导学生在创作中深入揣摩,运用细腻线条勾勒仕女身形,柔和色彩表现肌肤质
感,合理构图突出仕女主体。对于簪花文化内涵,鼓励学生了解不同花卉在古代
文化中的象征意义,如莲花象征高洁,将其融入簪花设计,提升作品文化深度与
艺术感染力,使作品生动展现仕女气质与簪花文化精髓。
将现代审美与传统文化元素相融合,创新表现仕女簪花主题:引导学生关注
现代审美趋势,如简洁、个性化风格。组织学生讨论如何在保留仕女簪花传统文
化元素基础上,融入现代设计理念。通过启发式提问,如“如果用现代简约线条
表现仕女服饰,如何搭配簪花?”“怎样将现代流行色彩与传统簪花色彩结合?”
鼓励学生尝试新的材料、表现手法,如用金属丝、彩纸制作创新簪花,在绘画中
运用现代光影效果表现仕女。在创作实践中,教师指导学生平衡传统与现代元素,
使作品既传承文化又符合现代审美,展现独特创意与时代感。
三、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在教室精心布置古风情境,悬挂古代仕女绘画作品复制品,摆
放古典屏风、古筝等道具,播放悠扬的古典音乐。上课伊始,教师身着汉服走进
教室,说道:“欢迎穿越时空,来到古代仕女的世界,今天我们一同探寻仕女簪
花的魅力。”让学生沉浸在浓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