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机械系统检修81课件.ppt
学习任务12气门间隙的检查与调整发动机机械系统检修学习任务12:气门间隙的检查与调整气门间隙是否正常直接影响着发动机配气机构工作的正常与否,所以气门间隙的检查是很重要的。通过本任务的学习,学生掌握气门间隙的检查与调整的方法;气门间隙的作用及引起气门间隙变化的原因,掌握所用的检修设备的使用方法。知识点:配气相位的概念,气门间隙的含义。技能点:正确测量与调整气门间隙及工具的使用。1、能够准确描述发动机配气相位的相关概念;2、能够准确描述发动机充气效率及其影响因素;3、能够掌握发动机气门气门间隙的调整方法;4、具有熟练查阅维修资料和文献获取信息的能力。一、配气相位配气相位:用曲轴转角来表示的进排气门的实际开闭时刻和开启的持续时间。用曲轴转角的环形图来表示配气相位,这种图形即称为配气相位图。1.进气提前角1)定义:在排气冲程接近终了,活塞到达上止点之前,进气门便开始开启。从进气门开始开启到上止点所对应的曲轴转角称为进气提前角(或早开角)。进气提前角用α表示,α一般为10°~30°。2)目的:进气门早开,使得活塞到达上止点开始向下运动时,因进气门已有一定开度,所以可较快地获得较大的进气通道截面,减少进气阻力。相关知识2.进气迟后角1)定义:在进气冲程下止点过后,活塞重又上行一段,进气门才关闭。从下止点到进气门关闭所对应的曲轴转角称为进气迟后角(或晚关角)。进气迟后角用β表示,β一般为40°~80°。2)目的:(1)利用压力差继续进气(2)利用进气惯性继续进气相关知识3、排气提前角1)定义:在作功行程的后期,活塞到达下止点前,排气门便开始开启。从排气门开始开启到下止点所对应的曲轴转角称为排气提前角(或早开角)。排气提前角用γ表示,γ一般为40°~80°。2)目的:(1)利用气缸内的废气压力提前自由排气;(2)减少排气消耗的功率;(3)高温废气的早排,还可以防止发动机过热。相关知识4、排气迟后角1)定义:在活塞越过上止点后,排气门才关闭。从上止点到排气门关闭所对应的曲轴转角称为排气迟后角(或晚关角)。排气迟后角用δ表示,δ一般为10°~30°。2)目的:(1)利用缸内外压力差继续排气;(2)利用惯性继续排气。由此可见,气门开启持续时间内的曲轴转角,即排气持续角γ+180°+δ,进气持续角为α+180°+β。相关知识二、四冲程发动机的充气效率1、充气效率:每循环实际进入气缸内的新鲜充气量与在进气状态下充满气缸工作容积的新鲜充气量的比值。称为充气效率,即ηv=△G/△G0式中:△G——实际进入气缸内的新鲜充气量的质量;△G0——进气状态下充满气缸工作容积的新鲜充气量的质量。所谓进气状态,是指空滤器后进气管内的气体状态。对非增压发动机,可近似采用当时,当地的大气状态;对增压发动机则指增压器出口处的状态。相关知识2、影响充气效率的因素1)进气终了压力pa对充气效率的影响在进气终了活塞处于下止点时缸内的压力pa总是小于大气压力P0的,这是因为新鲜混合气在进入气缸的过程中要克服一系列的流动阻力和气流惯性,若用Δpa表示进气系统的阻力,则有Δpa=P0-pa。进气系统阻力愈大,Δpa愈大,pa愈小。则进入气缸的新鲜混合气愈少,ηv愈小。相关知识2)进气终了温度Ta对充气效率的影响。由于被缸壁等高温机件及高温残余废气加热,使进气终了活塞处于下止点时缸内气体温度Ta高于大气温度To。Ta值愈高,充入气体密度愈小,充气系数下降。当负荷不变转速增加时,新鲜工质与高温机件接触时间缩短,温升不大;而转速不变,负荷增加时,由于缸壁温度提高,使Ta上升。为了增加充气量,应尽量降低Ta,以提高充气效率。相关知识3)残余废气压力Pr和温度Tr对充气效率的影响排气终了时,气缸内总会残留一部分废气,由于排气系统存在阻力,使Pr高于Po。排气系统阻力特别是排气阀处阻力越大,Pr越高;n越高,流动阻力愈大,Pr越高。Pr高,残余废气密度大,废气量多,则新鲜充量减少,ηv下降。另一方面,若废气量越多,则温度Tr越高,使新鲜充量温升过高,相对密度下降,也使充气量减少,而且还将影响混合气质量,破坏正常的燃烧过程,使排气污染严重。相关知识4)压缩比ε对充气效率的影响压缩比增大,则燃烧室容积Vc减小,留在缸内的残余废气相对减少,充气效率提高。柴油机的ε比汽油机的大,因此,柴油机ηv的较大。下图为新鲜充量流速一定时,不同的压缩比ε对充气效率ηv的影响。相关知识3、气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