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磷酸法测定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卫生网.pdf

发布:2025-05-22约3.69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粉尘污染作业环境,损害者健康是我国最为严重的职业

害因素,而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是矽肺病的主要,其含量不

同对的危害程度也不同。在职业卫生领域游离二氧化硅是指结晶

型二氧化硅。结晶型二氧化硅主要包括石英、方石英和鳞石英,石英

是最普遍的一种晶型,而方石英和鳞石英是石英在高温下慢慢转变产

生的晶型体。方石英一般是在高温工业生产过程中出现的,例如,陶

瓷生产,并伴有很少量的鳞石英。除了陶瓷生产外,在铸造业、矿山、

工厂等工业生产环境中石英是最容易遇到的。为评价作业环境的粉尘

污染现状、防治粉尘危害,需要准确测定作业环境粉尘中游离二氧化

硅含量,因此,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测定是粉尘工作中一项

重要内容。准确、便捷地测定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对评价粉尘

危害具有重要意义。

1目标和任务

1.1立项背景

目前我国测定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常用的方法是焦磷酸法,

其关键步骤是在245℃~250℃下用焦磷酸溶解粉尘中的硅酸盐及金

属氧化物从而分离出不溶于焦磷酸的游离二氧化硅。该方法在实际操

作中有几点不便之处影响分析实验,有时甚至无法顺利进行:1)“85%

的磷酸加热到沸腾,至250℃不冒泡为止,放冷[1]”是十分粘稠的液

度,而不同粒径的硅酸盐矿物在磷酸中溶解的时间不同,不同粒径的

石英在磷酸中溶解的损失率也有所不同[2],因此难以确定合适的加

热时间;3)245℃~250℃加热温度不易控制,一旦超过250℃,某

些硅酸盐矿物在溶于焦磷酸后可能形成胶体,不能进行过滤和洗涤操

作,导致实验无法继续;4)对于含有硫化矿物的样品,数毫克的硝

酸铵是不足以分解近百毫克样品中含有的硫化矿物,必须找出一个合

适的加入量;5)用滤膜收集的飘尘样品,磷酸溶解样品后,溶液用

慢速定量滤纸过滤,粒度较小的结晶二氧化硅会发生透滤,不能准确

定量。工作中我们发现某些基质,如玻璃质物质(硬质玻璃和石英玻

璃)、无定形二氧化硅(硅藻土)等物质以及某些磷酸难溶物质(碳

化硅、绿柱石、电气石)等对游离二氧化硅测定产生影响,含有方石

英和鳞石英的高温耐火材料的测定结果不理想。另外在国内的关

于焦磷酸重量法测定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的相关也反映了焦磷

酸法温度不易控制,一旦超过250℃,容易形成胶体,使实验无法进

行。因此需要探索一种操作性强、易控制的检测规程,根据样品

判断基质影响,客观分析工作场所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存在状况,对

评价粉尘危害、防治粉尘具有重要意义。

1.2总体目标

通过课题实验研究,确定粉尘粒度、磷酸溶解样品的温度和时间,

找到一些干扰游离二氧化硅定量分析的影响因素,建立一个操作方

便、测定条件易控制,准确测定工作场所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的

分析规程。

1.3具体任务

1.3.1研究粉尘样品的粒度、磷酸溶解的温度和时间之间的关系,选

择合适的磷酸处理条件。

1.3.2研究石英在磷酸中损失情况

1.3.3研究鳞石英、方石英、硫化矿物、玻璃质物质、无定形二氧化

硅物质以及某些磷酸难溶物质对测定的影响。

1.3.4飘尘样品发生透滤对测定的影响。

2研究方案

根据磷酸对粉尘样品中某些矿物的溶解性,提出直接使用磷酸加

热溶解一定粒度粉尘样品检测游离二氧化硅的方法。找到合适的样品

处理规程:包括控制样品粒度、磷酸溶解样品的温度、时间等,在操

作条件下能避免溶液形成胶体,对干扰定量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验研

究。

2.1确定粉尘样品粒度、磷酸溶解的温度和时间

参考文献测定条件,用石英和磷酸可溶矿物进行实验验证,确定

实验条件:粉尘样品粒度、磷酸溶解的温度和时间。

2.2石英加标回收试验

在确定的实验条件下,做磷酸可溶标准矿物的石英加标回收实

验,磷酸可溶矿物和磷酸难溶矿物混合的石英加标回收实验。

2.3飘尘样品过滤处理

用滤膜收集的飘尘样品,用慢速定量滤纸过滤,研究其磷酸处理

残渣的透滤情况。

2.4确定分析规程

根据粉尘样品粒度、磷酸溶解的温度和时间,飘尘样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