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23历年安徽安师大附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带解析).docx
2010-2023历年安徽安师大附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带解析)
第1卷
一.参考题库(共25题)
1.对漫画(下图)中“只有翅膀是不够的,还要有对蓝天的渴望”这句话理解最恰当的是(??)
A.意识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B.意识对客观存在的反映具有目的性
C.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促进作用
D.意识对生理活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本题漫画中“只有翅膀是不够的,还要有对蓝天的渴望”,其中的关键词“对蓝天的渴望”,强调的是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故D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A、B两项表述正确,但是从意识的反映作用角度而言的,不符合漫画主旨,故不能入选;意识有正确与错误之分,故C项中的表述是错误的,故不能入选。因此,答案是D项。
考点:本题考查意识作用的相关知识。
2.古诗词是中华民族精神文化宝库中的一枝奇葩,其中蕴含的寓意深远悠长。下列对古诗词所蕴涵的哲理表述正确的是(??)
①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朱熹)——物质是运动的物质
②观众器者为良匠,观众病者为良医(叶适)——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③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真理都是有条件的
④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管仲)——意识反作用于物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参考答案:A试题分析:“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意为还没在意池塘边的草绿了,庭院阶梯前梧桐就已落叶遍地,充分说明了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在运动变化中,没有不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故①项表述正确,符合题意,可以入选;“观众器者为良匠,观众病者为良医”,意为观察过多种器物的人才能成为优秀的工匠,查看过多种疾病的人才能成为出色的医生,充分说明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故②项表述正确,符合题意,可以入选;“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意为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毕竟比较肤浅,要透彻地认识事物还必须亲自实践,故③项中的对应不正确,不符合题意,故不能入选;“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意为粮仓充足才能知道礼仪,丰衣足食才会知晓荣誉和耻辱,强调的是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故④项中的对应不正确,不符合题意,故不能入选。因此,答案是A项。
考点:本题考查物质与运动的关系、实践与认识的关系等相关知识。
3.如今,天气预报与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密切。许多人在出门之前都要听听当天的污染指数、防晒指数、穿衣指数、空调指数、洗车指数、钓鱼指数等,这些指数(??)
A.是来源于人脑的主观映像
B.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直接“摹写”
C.表明意识的内容是客观事物
D.能预见事物发展的趋势并指导实践
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是客观存在通过生活和实践的环节进入人脑、并在人脑中进行加工改造的结果。由此可见,A、B两项中的表述是错误的,故不能入选;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本题材料中的“指数”是人们根据对客观规律的把握,对未来天气变化趋势作出的一种超前的反映,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具有指导作用,故D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C项表述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不能入选。因此,答案是D项。
考点:本题考查意识的本质、意识的反作用等相关知识。
4.某地在发展农村经济的过程中,看到有的地方培植高档鲜花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于是也号召农户培植高档鲜花,但是由于水土不宜和技术原因,致使农民损失惨重。这体现了实践具有(??)
A.客观物质性
B.主观能动性
C.社会历史性
D.相对独立性
参考答案:A试题分析: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实践的构成要素,即实践的主体、实践的对象、实践的手段等都是客观的,实践活动的过程是物质相互作用的过程,这个过程及其结果是受客观事物及其运动规律制约的,具有客观物质性。本题材料中“某地在发展农村经济的过程中,不顾当地水土不宜和技术条件等因素而盲目号召农户培植高档鲜花,致使农民损失惨重”,从反面充分说明了实践活动具有客观物质性,启示人们在实践过程中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由此可见,A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B、C两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故不能入选;实践不具有相对独立性特征,故D项不能入选。因此,答案是A项。
考点:本题考查实践特征的相关知识。
5.(1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为制定十二五规划,国家曾组织国内67个部门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1万多名专家深入研究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律,系统学习和领会党的十七大报告,努力做到符合规律、符合国情。8个调研组分赴13个省区市,并到上百个农村、社区、企业等基层单位实地调研,为顺利制定十二五规划奠定了重要基础。
材料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但在“唯GDP论”的发展思路下,尤其是全球金融危机冲击和全球经济深度调整的形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