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安全生产方针及目标管理制度.docx
第
第PAGE1页
安全生产方针及目标管理制度
总则
为加强项目部安全生产方针目标管理,提高项目部全体员工的安全思想意识,杜绝发生各类安全事故,根据集团公司《安全生产管理手册》及《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要求,结合项目部安全生产管理实际需要,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方针目标管理
项目部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坚持把安全生产工作放在项目管理的第一位,坚持事前预防为主,开展综合治理。
项目部安全生产目标管控包括安全生产管理目标、文明施工与环境保护管理目标两部分。
安全生产管理目标
一般及以上生产安全责任事故(包括火灾、交通、中毒等)为0;
年重伤事故率控制在1‰以内;
年轻伤负伤率控制在6‰以内;
职业病发病率为0;
安全教育培训覆盖率100%;
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率100%;
事故隐患整改率100%。
文明施工与环境保护管理目标
施工“三废”排放达标率100%;
施工场界噪音控制达标率100%;
环境污染事件为0;
争创安全文明施工示范工地(或平安工地示范工程)。
管理措施
安全生产目标管理措施
加强安全思想教育,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思想,认真学习新《安全生产法》,贯彻执行国家和上级主管部门有关安全生产工作的政策、法规;
建立健全项目部安全生产管理网络,落实各级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
坚持开展安全大检查和安全月活动,制定计划,抓好落实,不走过场,整改处理安全生产上存在的隐患;
坚持执行上级管理部门、公司及项目部开展的各项安全活动,交流总结安全管理工作,掌握了解安全工作动态,分析解决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做好员工三级安全教育培训工作,组织员工进行安全规程考试,合格后允许进入施工现场作业;
每项工程开工前,必须制定安全措施方案,并组织施工人员学习,做好安全交底工作;
安全部和专职安全管理人员,要不断提高专业素质,增强责任心,认真工作,严格监察;
加强特种作业人员的管理,定期组织参加培训,做到持证上岗,无证人员严禁从事特种作业;
开展安全标准化作业和危险点预控工作,规范作业人员的不安全行为,增强安全意识,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确保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加强外包队伍的安全管理,严格执行安全资质审核制度。经资质审核合格的外包队伍,施工人员必须经过安全规程考试合格后,方可进入施工现场,并严格遵守各项安全生产规定。
文明施工与环境保护目标管理措施
施工现场围挡:建筑施工现场围挡墙必须使用符合规定要求的的彩色喷塑压型钢板,砖砌围墙禁止砌筑空斗墙和使用粘土砌筑或抹面。不得依墙堆放建筑材料、垃圾、机械设备等。围挡墙应结合企业文化和周边环境采用多种形式进行美化、亮化。项目部必须对围挡墙进行验收,每日检查并做好检查观测记录,特别要加强恶劣天气的安全检查,确保围挡墙稳固、美观。
临建设施:建筑施工现场临建设施施工前,应对周边环境进行安全评估,严禁在易发生山体滑坡、崩塌等危险区域设置临建设施。应按规定要求,临建设施应编制专项施工技术方案,做到布局合理,达到牢固、美观、保温、防火、通风和疏散等要求。单层临建设施檐口高度不低于2.8米,不得使用石棉瓦盖顶,严禁在建建筑物内安排人员住宿、办公。
生活设施:施工现场应为工人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宿舍应做到单人单床,并保持室内外清洁卫生;伙房必须取得卫生许可证,炊事人员应定期体检,取得健康证后方可上岗。炊事用具应定期消毒,严禁购买、出售变质食物;厕所应采用封闭、水冲式,设专人管理,定期喷洒药物,防止蚊蝇孳生;淋浴室应满足冷热水供应,排水、通风良好;娱乐室应配备报刊、杂志等学习、娱乐用具;卫生室应配备药箱、担架等急救器材;饮水室应设置保温桶,确保饮水卫生。
材料堆放:施工现场建筑材料、构件必须按平面布置图分类、分规格堆放,设置标识牌。材料、构件的堆放、位置和高度应符合规定要求,做到整齐有序,稳定牢固。
控制粉尘污染:施工现场道路、作业区、生活区必须按规定进行地面硬化。对因堆放、装卸、运输、搅拌等易产生扬尘的污染源,应采取遮盖、洒水、封闭等有效的控制措施,最大限度的减少粉尘污染。风速四级以上天气应停止易产生扬尘的作业,禁止从建筑内向外抛扬垃圾。
控制噪音污染:施工现场要应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噪音对周边环境的污染。加强对施工机具的维修、保养,对使用电锯、电刨等易产生噪音的机具应进行封闭作、业;装卸物料时应轻卸轻放;未经审批,晚上10:00至早上6:00,中、高考期间,晚上8:00至早上6:00禁止施工。
控制大气污染:施工现场要严格控制对大气的污染,使用油、气、电等洁净燃料,禁止使用散煤等污染性燃料;不得在施工现场熔融沥青、焚烧垃圾等有毒有害物质。
控制污水污染:施工现场应设置有效的排水系统,配备排水设施,保持排水畅通,不积存污水,不乱排污水;合理设置沉淀池,施工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