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常见疾病诊疗要点.pptx
演讲人:
日期:
儿科常见疾病诊疗要点
CATALOGUE
目录
01
呼吸系统疾病
02
消化系统疾病
03
皮肤类疾病
04
感染性疾病
05
急症处理原则
06
预防与保健
01
呼吸系统疾病
发热、鼻塞、流涕、咳嗽、咽部不适等,严重者可出现高热、头痛、乏力、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
临床表现
上呼吸道感染诊断标准
实验室检查
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偏低,淋巴细胞比例升高;病毒感染时,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通常正常或轻度升高。
流行病学史
发病前常有受凉、淋雨、过度疲劳等诱因,或接触感冒患者史。
支气管炎治疗方案
控制感染
根据病原体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用合适的抗菌药物,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等。
01
止咳祛痰,可使用复方甘草合剂、氨溴索等药物;喘息严重时可加用支气管扩张剂,如氨茶碱等。
02
一般治疗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注意保暖和休息,多饮水,补充维生素等。
03
对症治疗
肺实变
X线检查可见肺叶或肺段实变,可伴有胸腔积液或肺不张等。
支气管充气征
在X线片上,可见支气管充气征,表现为肺实变区内的透亮支气管影。
磨玻璃样改变
CT检查可见肺部呈磨玻璃样改变,或见小片状阴影,边缘模糊。
动态变化
肺炎的影像学表现可随病情进展而发生变化,如病变范围扩大、密度增高等。
肺炎影像学特征
02
消化系统疾病
根据腹泻次数、排便量、呕吐情况、精神状态等判断脱水程度。
能口服者尽量口服,不能口服者采用静脉补液。
根据脱水性质决定补液种类和量,如等渗性脱水用1/2张含钠液,低渗性脱水用2/3张含钠液等。
先快后慢,补液总量在24小时内匀速输入。
腹泻病补液原则
脱水程度评估
补液途径
补液种类和量
补液速度
由感染、应激、药物等因素引起的胃黏膜急性炎症。
急性胃炎
由幽门螺杆菌感染、自身免疫、十二指肠-胃反流等因素引起的胃黏膜慢性炎症。
慢性胃炎
如腐蚀性胃炎、感染性胃炎、克罗恩病等。
特殊类型胃炎
胃炎病因分类
肠套叠超声诊断
肠套叠典型超声表现
同心圆征、套筒征,可见肠系膜淋巴结肿大。
01
与操作者经验、仪器分辨率、病情严重程度等有关。
02
鉴别诊断
需与肠梗阻、肠系膜淋巴结炎、肠重复畸形等疾病进行鉴别。
03
超声诊断准确性
03
皮肤类疾病
湿疹分级管理
轻度湿疹
皮肤干燥,有少量丘疹、红斑,瘙痒较轻,不影响睡眠。可采取皮肤保湿、避免过敏原等一般治疗。
中度湿疹
重度湿疹
皮肤干燥、红斑、丘疹较多,瘙痒明显,影响睡眠。在一般治疗基础上,外用弱效激素药膏,如地奈德乳膏、氢化可的松乳膏等。
皮肤严重受损,出现大片红斑、丘疹、渗出、结痂,瘙痒剧烈,严重影响睡眠。在一般治疗和中度湿疹治疗基础上,口服抗过敏药物,如扑尔敏、氯雷他定等,同时外用强效激素药膏,如丙酸氟轻松乳膏等。
1
2
3
通过皮肤点刺试验、血清特异性IgE检测等方法,寻找荨麻疹的过敏原。
过敏原检测
荨麻疹过敏原筛查
过敏原避免
一旦找到过敏原,尽量避免接触,如食物过敏者应避免食用相关食物,药物过敏者应避免使用该药物等。
脱敏治疗
对于无法避免的过敏原,可考虑进行脱敏治疗,如尘螨过敏者可以进行尘螨脱敏治疗等。
尿布皮炎护理规范
保持干燥
尿布皮炎的发生与尿布区域的潮湿密切相关,因此应保持尿布区域的干燥,及时更换尿布。
01
温和清洁
使用温水和温和的清洁剂清洁尿布区域,避免使用刺激性的化学物质。
02
护肤措施
可在尿布区域涂抹一层保护性的油膏或霜剂,如氧化锌膏、鞣酸软膏等,以隔离尿液和皮肤的接触。
03
04
感染性疾病
手足口病隔离指征
手足口病隔离指征
发热
接触史
皮疹
并发症
发热是手足口病的主要症状之一,患儿出现发热时需及时隔离。
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皮疹或疱疹,且伴有瘙痒、疼痛等症状。
与手足口病患儿有过密切接触,或者接触过患儿的唾液、疱疹液等。
手足口病可能引起脑膜炎、脑炎、心肌炎等严重并发症,需及时隔离治疗。
接种时间
水痘疫苗应在儿童满12月龄后尽早接种,一般在1-2岁期间完成接种。
接种剂量
水痘疫苗一般需要接种两剂,两剂之间间隔至少3个月。
接种效果
接种水痘疫苗可大大降低水痘的发病率,即使发病也能减轻症状,缩短病程。
接种注意事项
接种水痘疫苗前,应确保儿童身体健康,无发热、过敏等情况。
水痘疫苗接种建议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鉴别
发热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常表现为高热,体温可达39℃以上,持续数天至数周。
颈淋巴结肿大
颈淋巴结肿大是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典型症状,多发生于双侧,大小不一,质地较硬,有压痛。
咽痛
咽痛是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常见症状,可伴有扁桃体肿大、化脓等。
肝脾肿大
部分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会出现肝脾肿大,伴有压痛和肝功能异常。
05
急症处理原则
立即将患儿置于安全环境,侧卧位,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呕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