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常见疾病诊疗常规21儿科常见疾病诊疗常规21.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小儿常见疾病诊疗常规
一、细菌性痢疾-诊疗常规
病史采集
1. 进食不洁食物及饮料史。?2. 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排脓血样大便。
3. 突发高热、惊厥、精神萎靡或昏迷等中毒性痢疾表现。
4. 与之鉴别的其它腹泻。??? 检?查??? 1. 全身检查:疑毒痢时应在15分钟内完成体格检查。??? 2.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大便常规、培养及药敏试验。
3. 器械检查:必要时作乙状结肠镜检。??? 诊?断???
1. 依据进食不洁食物史,腹痛、腹泻、里急后重、排脓血便等症状可作出临床诊断,确诊需依靠大便培养痢疾杆菌阳性。??? 2. 本病需与致病性大肠杆菌肠炎、沙门菌肠炎、病毒性腹泻、阿米巴痢疾等鉴别。??? 治疗原则
1. 一般治疗和对症治疗。??? 2. 抗菌药物治疗。??? 3. 中药治疗。??? 4. 中毒性菌痢治疗:包括抗休克扩容、纠正酸中毒及电解质失衡、防治肺水肿等措施。
二、小儿败血症诊疗常规
病史采集???
1. 高热及全身不适:如头痛、纳差、苍白、婴幼儿可惊厥、吐泻。
2. 皮肤粘膜伤口感染史、皮肤疔疖、脓肿史、胃肠道症状及尿路感染史。
检?查???
1. 全身检查,重要的生命体征。
2. 专科检查:皮肤感染病灶、出血点、肝脾有无肿大。
3.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出凝血时间,血型,尿常规,大便常规,血培养加药敏试验,局部病灶分泌物的培养及涂片及其他有关检查。?? 诊断???
1. 根据病史、症状及体征,结合血象可初步做出诊断。??? 2. 确诊需与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伤寒、毒痢及粟粒性肺结核相鉴别。??? 治疗原则???
1. 一般及对症治疗:卧床休息,注意营养及维生素补充,保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
2. 抗菌药物治疗:最好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抗生素。
3. 中毒症状严重者需加用激素治疗。4. 脓性病灶切开排脓。5. 免疫疗法。
6. 严重者转上级医院
三、小儿腹泻病诊疗常规
病史采集???
1. 入院24小时内完成病历。2. 大便性状、次数及病程。3. 有无脱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表现。4. 有无中毒症状。
5. 有无明显病因及诱因。检 查???
1. 全身体检,注意生命体征及脱水情况。2. 血常规、大便常规,电解质及肾功能检查。
3. 病毒学检查,大便细菌培养。?诊?断???
1. 根据大便性状、次数即可诊断,病因未明确之前,统称腹泻病。2. 尽可能找出腹泻的病因以鉴别诊断。治疗原则???
1. 合理饮食。
2. 控制感染。
3. 消化道粘膜保护剂,微生态疗法。
4. 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
5. 脱水程度、中毒症状严重又缺乏相应检查及治疗手段者需送上级医院治疗。? 疗效标准???
1. 治愈:大便次数、性状恢复正常,脱水纠正。
2. 好转:大便次数减少,性状明显好转,脱水基本纠正。
3. 未愈:未达到上述标准者。出院标准
凡达到临床治愈或好转、病情稳定者可出院。
四、反复呼吸道感染
反复呼吸道感染不是疾病名称,是临床表现,它由多种因素引起,多见于机体免疫功能有缺陷者;支气管-肺发育不良者有先天畸形者,以及伴有慢性病灶、营养不良、微量元素缺乏等小儿易反复呼吸道感染。
诊断
1.呼吸道感染是小儿常见病,一般以喉部为界,喉以上(鼻、咽、扁桃体等)部位的感染,称之为上呼吸道感染,喉以下(气管、支气管、肺、胸腔等)部位的感染称之为下呼吸道感染,反复呼吸道感染是指: ≤2岁 7次 3次
- 6岁 6次 2次
-14岁 5次 2次
每年上感的次数不够,可加下呼吸道感染的次数,如若下呼吸道感染次数不够加上感次数则不能诊断,且两次感染之间应无症状体征≥1周。
2.以上诊断标准,须具备呼吸道感染症状如:咳嗽、鼻塞、流涕、咽痛、发热等。体征:咽红、鼻粘膜充血、肺部啰音及相应的检验指标,如X线胸片等。
3.应做进一步的检查
(1)除外呼吸道及至全身器官的先天畸形或缺陷,例如呼吸道纤毛活检,纤维支气管镜,肺CT、MRI等。
(2)寻找隐性感染病灶 结核感染、鼻窦炎、慢性中耳炎等。
(3)做体液免疫,细胞免疫等检查。
治疗
1.循因治疗、去除病灶。
2.对症可根据病情予以中、西结合治疗。
3.予以免疫调节治疗。
五、小儿热性惊厥
热性惊厥是小儿惊厥中最常见的一种,指的是:婴幼儿时期起病,经常为3个月至5岁之间,伴有发热但非颅内感染所引起,惊厥无其他明确原因,如发作前曾有无热惊厥发作,则此次发作不考虑为热性惊厥。
分类及诊断
1.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