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集宁二中 2024—2025 学年下学期高二年级 4 月月考卷历史试卷含答案.pdf
集宁二中2024—2025学年下学期高二年级4月月考卷
历史
注意:本试卷包含I、Ⅱ两卷。第I卷为选择题,所有答案必须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中相应
的位置。第Ⅱ卷为非选择题,所有答案必须填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答案写在试卷上均无效,
不予记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甲午中日战争以后,中国通商口岸城市大幅增加,到1930年开放广东中山港止,中国被迫开放的条约口
岸和自开口岸城市多达110个。通商口岸城市主要分布在沿海、沿江。大大小小的口岸,拉近了城市与腹
地农村的关系,城乡联系加强。该现象反映出()
A.近代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开启B.城乡二元对立体制逐渐消亡
C.城市经济结构的优化与调整D.民族工业发展空间得到拓展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材料“甲午
中日战争以后,中国通商口岸城市大幅增加,到1930年开放广东中山港止,中国被迫开放的条约口岸和自
开口岸城市多达110个。通商口岸城市主要分布在沿海、沿江。大大小小的口岸,拉近了城市与腹地农村
的关系”结合所学可知,甲午中日战争后,通商口岸城市大量增加,这为民族工业提供了更多的市场、原
料产地以及劳动力等,使得民族工业的发展空间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拓展,D项正确;在鸦片战争后,随着
列强的侵略和通商口岸的开辟等就已经开始了近代城市化的起步,排除A项;在近代中国,虽然通商口岸
城市发展使得城乡联系加强,但城乡二元对立体制依然长期存在,并没有逐渐消亡,排除B项;题干中仅
提及通商口岸城市大增以及城乡联系加强等信息,并没有任何关于城市经济结构优化与调整的内容,排除C
项。故选D项。
2.从19世纪中期开始,英国城市里掀起一场城市公园运动,各新兴工业城市纷纷建造属于自己城市公园,
并向所有公众免费开放。各地政府将城市公园变成一处洁净而美丽的好去处。这一运动()
A.改善了民众的生活环境B.解决了城市的污染问题
C.增强了资产阶级的力量D.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
【答案】A
【解析】
【详解】据本题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英国。根据材料中
第1页/共15页
“向所有公众免费开放”“洁净而美丽”可知,从19世纪中期开始,英国城市公园的修建服务于民众,改
善了民众生活环境,A项正确;大量公园的建造,只能缓解城市的污染问题,且城市污染问题不可能单纯靠
建造公园就能解决,排除B项;建造公园和资产阶级力量增强没有必然的联系,排除C项;材料未体现政
府财政负担的加重,排除D项。故选A项。
3.美国历来倡导对荒野大陆进行征服和开发,18世纪中叶之前,美利坚人对荒野和高山景色都漠不关心。
然而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民间保护力量和联邦政府的联合推动下,美国在远离城市的荒野之地建
立了一系列保留着壮美自然景观的国家公园。这一变化反映了()
A.工业化进程刺激精神追求B.政府管理职能显著增强
C.国家公园有利于经济发展D.自由主义影响城市建设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材料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的
美国。根据材料可知,美国对自然环境的态度发生变化,从强调征服到注重保护。结合所学可知,18世纪
中叶到20世纪初,美国经历了独立战争、南北战争和两次工业革命,经济发展迅速。在城市化、工业化进
程中,美国积累大量财富的同时也出现了许多环境问题,出于对生活品质和精神享受的追求,美国建立了
一系列保留着壮美自然景观的国家公园,A项正确;早期美利坚人对自然景色的态度是漠不关心,并不是政
府管理的问题,排除B项;材料无法体现国家公园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强调的是经济发展使得人们产
生了更高的精神追求,排除C项;材料论述的是对自然景观的追求,不涉及城市建设问题,排除D项。故
选A项。
4.1898年,经总理衙门奏准,京城街道开始进行整修,因修路之法效仿外洋而遭到部分官员反对,总理衙
门认为中国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