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地形图测绘实训周任务书.doc

发布:2025-05-17约4.49千字共1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土木工程测量》实训任务书

一、实习要求与纪律

1、目的与要求

利用《土木工程测量》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方法,完成生产实际中的测定工作内容。测量实习是《土木工程测量》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除验证课堂理论外,也是巩固和深化课堂所学知识的重要环节,更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团结合作精神、训练严谨的实践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的手段。通过地形图的测绘,为今后解决土木工程中有关测量工作的实践问题打好基础。

2、成绩评定

测量实习是独立于《土木工程测量》课程的实训课程,与《土木工程测量》理论课考试成绩分开计算,单独评定成绩。

测量实习是实践性课程,不及格者没有补考,只能跟下一届学生重修,请同学严格遵守实习纪律,保质保量地按时完成本组的实习任务。

3、组长的职责

测量实习按组为单位独立进行,每组学生人数一般应为6人,负责组内实习分工实施、仪器设备管理与考勤工作。

组长应注意合理均匀地给组员分配任务,使每项工作都由组员轮流担任,不可以单纯为了追求测量进度而让一些同学固定做某些工作,测量进度不作为实习成绩的评定依据,组内同学分工不均匀要扣组长的分;要注意根据本组的实际情况,适时召开全体组员会议,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加强组员间的协调,加快工作进度。

二、每组配备的仪器和工具

经纬仪1,水准仪1,钢尺1或者皮卷尺1,水准尺2,花杆2,量角器1个,三角板1幅,红漆1瓶,绘图纸1张,并有记录手簿、计算表,计算器,橡皮及铅笔等。(全站仪需按指定的时间用完之后归还)

注:按照进度要求逐项领取。

三、实习时间分配

1、实习动员及借领仪器,准备绘图工具,仪器检验与校正及踏勘测区建立标志1天

4、控制测量内业计算与展绘图根点0.5天

5、碎部测量2天

四、实习注意事项

1、组长要切实负责,合理安排,使每人都有练习机会,不要单纯追求进度;组员之间应团结协作,密切配合,以确保实习任务顺利完成。

2、实习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测量实训任务书》中的有关规定。

3、实习前要做好准备,随着实习进度阅读教材的有关章节。

4、每一项测量工作完成后,要及时计算、整理成果并编写实验报告。原始数据、资料、成果应妥善保存,不得丢失。

五、实习内容及实习步骤

1、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

本项实习包括:布设平面和高程控制网,测定图根控制点;进行碎部测量,测绘地形特征点,并依地形图图式符号进行描绘,最后拼接整饰成地形图。

(1)高程控制测量(用双仪高法,见附表)

等外水准测量,用DS3水准仪沿路线设站单程施测,变动仪器高法进行观测,视线长度小于100m,同测站两次高差的差数不大于6mm,路线容许高差闭合差为±40mm,式中L为路线长度的公里数。

(2)平面控制测量

在测区实地踏勘,进行布网选点,一般布设闭合路线。经过观测、计算平面坐标。

1)踏勘选点

每组在指定测区进行踏勘,了解测区地形条件,根据测区范围及测图要求确定布网方案进行选点。点的密度,应能均匀地覆盖整个测区,便于碎部测量。控制点应选在土质坚实、便于保存标志和安置仪器的地方,相邻导线点间应通视良好,便于测角和量距,边长约60~100m左右。如果测区内有已知点,所选图根控制点应包括已知点。点位选定之后,立即打桩,桩顶钉一小钉或画一“十”字作为标志,并编写桩号与组别。

(上交草图一张,按照地形图的要求绘制;已知点假定高程为100m)

2)全站仪法导线测量

水平角观测——在角度测量模式下进行,用测回法观测导线点水平角一测回。

水平距离观测——在距离测量模式下进行,记录表格为附表3。

注意:水平角观测(1测回法测水平角记录计算见附表)

用测回法观测导线内角一测回,要求上、下半测回不得大于40″,闭合导线角度闭合差不得大于±40″,n为导线观测角数。

3)平面坐标计算(见附表)

首先校核外业观测数据,在观测成果合格的情况下进行闭合差配赋,然后由起算数据推算各控制点的平面坐标。计算方法可根据布网形式查阅教材有关章节。计算中角度取至秒,边长和坐标值取至豪米。

(上交导线内业计算表)

(3)碎部测量

首先进行测图前的准备工作,在各图根点设站测定碎部点,测绘地物与地貌特征点。

1)准备工作

选择较好的图纸,用对角线法绘制坐标格网,格网边长10cm,并进行检查(三项)。展绘控制点,展点方法,先要根据控制点的坐标,确定所在的方格,用三角板用比例画出。最后用比例尺量出各控制之间的距离,与实地水平距离(或按坐标反算长度)之差不得大于图上0.3mm,否则,应检查展点是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