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地形图测绘.pptx
制图基本规定11地形测量1地形图的基本知识地物:天然形成或人工建造的有明确界线的固定物(道路、房屋、水塘)地貌:高低起伏的自然形态(山、谷、盆地)地形图:把地物、地貌用专用符号垂直投影到平面上,并按比例缩绘成图。平面图:用上述方法只表示地物的平面位置。
制图基本规定
制图基本规定数字比例尺分子是1的分数d/D=1/M1:1000直线比例尺可消除图纸收缩的测量误差复式比例尺可消除图纸收缩的测量误差一、地形图比例尺比例尺:图上任一线段与其实地平距之比。
制图基本规定比例尺1:5001:10001:20001:50001:10000比例尺精度(m)0.050.10.20.51.0比例尺精度:根据不同比例尺,相当于图上0.1毫米的实际平距。作用:根据比例尺计算比例尺精度(可视量距误差)根据工程需要,在图上要表示的地物大小,决定测图比例尺。
制图基本规定二、地形图分幅与编号梯形分幅(经、纬线)用于国家基本图矩形分幅(坐标网格)用于工程图和大比例尺测图(1:5000图为基础)
制图基本规定
制图基本规定50万、1:20万、1:10万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
制图基本规定50万、1:20万、1:10万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
制图基本规定50万、1:20万、1:10万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
制图基本规定5万、1:2.5万、1:1万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
制图基本规定5万、1:2.5万、1:1万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
制图基本规定5万、1:2.5万、1:1万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
制图基本规定
制图基本规定
制图基本规定
制图基本规定地形图的图外注记图名、图号、接图表、内外图廓线、三北方向线、比例尺、坡度比例尺
制图基本规定
制图基本规定四、地物图图示地物表示方法比例符号:形状、大小按测图比例缩绘(房屋、道路、稻田)
制图基本规定地物注记:用文字、数字说明名称(流速)半比例符号:长度按测图比例,宽度不按测图比例(铁路、电力线)非比例符号:长度、大小无法按比例缩绘,用专用符号(路灯、独立树)
地貌表示方法1.等高线:高程相同的相邻点连成的闭合曲线制图基本规定2.等高距:相邻等高线间的高差h3.等高线平距:相邻等高线间的水平距离d
制图基本规定等高线分类首曲线:按基本等高距绘制的等高线计曲线:从零米高程的等高线起算,每隔四根等高线加粗并注记高程的一根等高线。间曲线:按二分之一基本等高距描绘的等高线,又称半距等高线,局部绘制。助曲线:按四分之一基本等高距描绘的等高线,局部绘制。
制图基本规定5.典型地貌的等高线特征STEP01STEP02山头:等高线为一组闭合的曲线。高程值向内升高或示坡线向外。洼地:等高线为一组闭合的曲线,高程值向外升高或示坡线向里。
(3)山脊:山脊是沿着一定方向延伸的高地,其最高点连成的凸棱称为山脊线,又称为分水岭。山脊的等高线表现为一组凸向低处的曲线。(4)山谷:山谷位于两山脊之间最低洼地,其最低点连成的凹棱线称为山谷线,又称为集水线。山谷的等高线表现为一组凸向高处的曲线。制图基本规定山脊山谷
制图基本规定鞍部:又称垭口,它是山脊上相邻两山顶之间的马鞍形低凹地貌。鞍部等高线是相对称的不同高程的双曲线组合。
制图基本规定同一条等高线上的高程相等等高线是连续封闭曲线除悬崖、陡坎,等高线不相交、不重叠同幅图内,等高距相等,等高线平距与6.等高线特性等高线与山脊线、山谷线正交地面坡度成反比
11.2测图前的准备工作1.收集资料、规范、图式2.图纸3.绘网格(对角线法)10cm×10cm,0.2mm,0.3mm,14.14cm4.展控制点图距与实距比较小于±0.3mm5.仪器检校k=100±0.1以内,比例尺尺长误差小于±0.2mm,竖盘指标差小于±1′,量角器直径大于20cm,偏心差小于0.2mm制图基本规定
11.3碎部点的选择碎部点(地形点)是地物、地貌的特征点制图基本规定地物:轮廓转折点,(房角,电杆)凹凸部分在图上0.4mm要表现(如1:500图,实际距离0.2米)取点原则:1.房屋至少测三个点2.圆形建筑物测中心量半径后几何作图3.公路实测两边线,大路测一边推平行线,圆弧至少测3个点地貌:地面坡度及方向变化点山谷线、山脊线、最高点、最低点
制图基本规定4碎部测量以图根控制点为测站,测定周围碎部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并用规定图示符号绘成地形图。
经纬仪测绘法(1)安置仪器(仪器置测站点A,量仪器高i)(2)定向(后视另一控制点B,配水平度盘0°00′00″)(3)立尺(碎部点上)(4)观测(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