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地形图测绘》课件.ppt
《测量地形图测绘》
课程介绍
课程目标
掌握地形图测绘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测量任务。
课程内容
从基本概念、测量方法到数字地形模型,以及地形图编绘原理,全面介绍地形图测绘的理论和实践知识。
测量地形图的应用
城市规划
为城市规划提供基础数据,帮助制定合理的土地利用方案,建设基础设施。
道路工程
提供道路选线、路基设计、路面施工等方面的依据。
水利工程
为水库、河流、水渠等水利工程的建设提供地形信息,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制图基本原理
比例尺
比例尺是地图上距离与实地距离的比值,反映地图的缩小程度。
方位角
方位角是指从某点出发,沿顺时针方向到目标点的水平夹角。
坐标系统
坐标系统用于确定地图上点的位置,常见的有平面直角坐标系和经纬度坐标系。
高程系统
高程系统用于表示地面点相对于参考面的垂直距离,常用黄海高程系统。
常用坐标系统
经纬度坐标系
以地球中心为原点,赤道为基准面,以经度和纬度表示地面点的位置。
平面直角坐标系
在地图上建立的直角坐标系,以经纬线投影到平面上的点为坐标原点,以投影后的经线和纬线为坐标轴,以米为单位。
高斯投影坐标系
将地球表面投影到平面上,为了保持投影误差小,采用分带投影法。
测量基准面
大地水准面
地球表面平均海水面的延伸面,是一个不规则的曲面。
高程基准面
用以测定地面点高程的基准面,通常采用大地水准面或其近似面。
国家高程基准
由国家统一规定的高程基准面,如我国采用的是1985国家高程基准。
地面测量方法
水准测量
确定地面点高程的方法,通常用于测定高差。
导线测量
通过测定一系列点的水平距离和方位角来确定其平面位置。
三角测量
利用三角形原理,通过测量部分边长和角度来确定未知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
水准测量
1
测量原理
水准测量是利用水准仪和水准尺,通过视线的高差和水准尺读数,精确测定两点之间高差的方法。
2
仪器特点
水准仪是一种精密仪器,能够精确地测定视线的高差,并通过水准尺读数得到两点之间的高差。
3
应用场景
水准测量广泛应用于地形图测绘、工程建设、地质勘探等领域,能够精确测定地面高程变化。
导线测量
1
角度测量
利用经纬仪或全站仪测量各导线点间的水平角
2
距离测量
采用钢尺或全站仪测量各导线点间的距离
3
坐标计算
根据测量数据计算各导线点的平面坐标
三角测量
1
原理
利用三角形几何关系
2
方法
角度测量
3
应用
地形测绘
横断面测量
定义
横断面测量是指在路线或工程地段上,垂直于路线方向进行测量,获取地形剖面的方法。
目的
获取地形剖面信息,为路线设计、工程建设提供依据。
方法
利用水准仪、经纬仪等仪器,测量地面点的高程和横坐标,绘制横断面图。
应用
道路、铁路、桥梁、隧道等工程建设中广泛应用。
平面控制测量
1
建立控制网
通过测量已知点的位置,建立起一系列控制点,形成控制网,为后续测量提供准确的坐标参考。
2
测量方法
常用的平面控制测量方法包括导线测量、三角测量和GPS测量等。
3
数据处理
对测量数据进行误差分析和调整,以确保测量结果的精度和可靠性。
4
成果应用
平面控制测量成果广泛应用于地形图测绘、工程建设等领域,为地理信息系统提供基础数据。
高程控制测量
1
水准测量
精确测量高程,确定地面点的高程。
2
三角高程测量
利用三角关系和已知点高程,推算未知点高程。
3
GPS高程测量
利用卫星信号,获取地面点高程信息。
地形图细部测量
1
地物测量
道路、房屋、桥梁等
2
地貌测量
山坡、沟壑、水系等
3
高程测量
等高线、高程点等
线形图测量
1
路线测量
道路、河流、管道等
2
平面位置
坐标、里程桩
3
高程测量
高程点、纵断面
数字地形模型
数字地形模型(DTM)是一种将地形数据以数字形式存储和处理的技术。
DTM可以用于各种应用,例如地形分析、城市规划、灾害评估和军事模拟。
航空摄影测量
航空摄影测量利用飞机或无人机拍摄地面照片,通过图像处理技术获取地形数据,用于制作地形图和数字地形模型。
航空摄影测量具有效率高、覆盖范围广、精度较高等优点,适用于大面积地形测绘和地质勘探等领域。
卫星遥感测量
森林覆盖监测
卫星遥感可以帮助监测森林覆盖率的变化,识别森林砍伐和火灾等问题。
城市规划与管理
卫星遥感可以提供城市景观的详细信息,为城市规划和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农业资源评估
卫星遥感可以监测农作物生长状况,评估土壤水分和养分,并预测作物产量。
地形图编绘原理
数据收集
测量数据是地形图编绘的基础,包含地面点坐标、高程、地物信息等。
数据处理
对测量数据进行整理、计算和转换,形成符合制图规范的数字地形模型。
图形表达
根据数字地形模型,使用制图软件生成地形图,包含等高线、地物符号等。
细节完善
对地形图进行校核、修饰和完善,确保图面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