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放射性核素检查.pptx

发布:2025-05-20约1.34千字共1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放射性核素检查

放射性核素成像将放射性核素标记在药物上,引入体内(口服、注射),各种脏器对药物是选择性的吸收,正常组织与病变组织吸收、代谢有差异,血液循环情况对药物吸收有影响,因此不同的表情会有不同的药物分布情况。这些放射性核素在衰变过程中将产生γ射线。这是所研究的人体组织就变成了一个放射源。用一定的检测装置在体外探测这些γ射线,就能得到一副医学图像。

把放射性同位素制剂用于脑扫描的依据正常血脑屏障对不同物质的通透性具有选择性。许多脑部病变如肿瘤、脓肿、梗塞或外伤等能使血管通越性增加。这种情况下放射性物质进入病变中,引起病变区的放射活性增加因而与放射活性很低的脑组织形成明显的对照没有血脑屏障的脑外组织与肌肉相仿,能迅速地把示踪剂传递到细胞外间隙,而使病变区细胞外间隙中的示踪剂增加。故当脑膜和颅骨有病时亦可出现异常脑扫描。

放射性核素显像01将放射性药物引入人体后,利用脏器和病变组织对放射性药物摄取的差别,通过显像仪器来显示脏器和病变的影像,根据病变部位摄取放射性药物是否高于或低于正常组织,分为热区显像和冷区显像。前者病变显示为放射性浓聚,后者病变显示为脏器影像中的放射性淡区02

0102放射性核素显像显像方式:静态显像在放射性药物引入人体一定时间之后进行脏器或病变的显像,主要是观察脏器的形态、大小、位置和病变的有无、数量和大小。动态显像在放射性药物引入人体后连续地或多次间断显像,通过一系列的影像来观察放射性在脏器或病变部位聚集和排出的速度和量,据以了解脏器和病变的血流灌注、血容量、脏器功能等情况,并可通过计算机处理获得很多参数

放射性核素显像1应用2各种肿瘤和转移灶的探测和性质鉴别3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的诊断和病变显示心功能测定4局部脑血流、脑功能受体功能和密度的测定5肺栓塞诊断,分肾功能和尿路通畅情况的观察,和器官移植监测等方面6是目前核医学的主要内容7

常用显像仪器扫描机γ照相机发射型计算机断层照相机正电子类型(PECT)单光子类型(SPECT)12

闪烁探测器构成:主要由闪烁体、光导、光电倍增管、放大器、脉冲高度分析器,定标计数器

早期成像用的是同位素闪烁扫描机,它采用单探头对人体逐点进行二维扫描,产生一幅图像通常要半个小时以上,而且图像非常粗糙。与之相比,γ照相机最大的优点是无需借助机械扫描装置,即可同时观察整个被研究区域不需要很长时间的扫描Γ闪烁照相机

Γ闪烁照相机原理图

将γ照相机的检测探头固定在一个可旋转的桶中。探头围绕着人体旋转360°(或180°)1在不同角度上检测出人体发射出的γ光子2不仅将三维放射源的二维重叠像变为剖面像,而且图像清晰度、对比度具有了明显的提高3单光子发射CT(SPECT)

正电子发射CT

(PET)

图像重建二维重建1、衰减校正Γ光子在穿出人体的途中与人体相互作用而沿途逐渐衰减检测到的是衰减之后的γ光子重建出正确的核素源分布。必须把这部分沿途衰减补偿掉2、重建算法滤波反投影法迭代重建法3、噪声压缩较严重的噪声畸变了投影数据,在用滤波反投影法和迭代重建法时需要在重建前对数据先进行预处理

010203滤波反投影法贝叶斯统计迭代重建算法基于重组技术的近似算法三维重建图像重建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