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实务.pptx
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全面解析;目录;责任体系;
有单位相关会议(行政会议、党委常委会会议等)纪要;内容包含实验室安全工作;
科研平台签订责任书到实验房间安全责任人;;安全工作奖惩机制
;院系有自筹经费投入实验室安全建设与管理;;规章制度;有正式发文的实验室安全管理办法或细则;教育培训;开展安全教育培训活动;建立实验室安全隐患举报制度,公布实验室安全隐患举报邮箱、电话、信箱等;实验准入;安全准入;安全检查;(3)建立风险分级分类管控方案。实验室要根据存在的危险源及其存量进行风险评价,判定本实验室安全等级,并依据实验室中存在的主要危险源类别判定实验室安全类别;科研平台要审核确认所属实验室类别和风险等级,建立本单位实验室安全分级分类管理台账,提交依托单位实验室安全主管职能部门备案;依托单位要建立本单位实验室安全分级分类管理台账,及时录入信息化管理系统或电子造册。分级分类管理台账要依据研究内容、危险源类型与数量等变化,或实验室建设项目调整而适时更新。高风险等级实验室,要按要求适时向相应的教育、公安(治安)、生态环境、卫生健康、农业农村、市场监督(质检)等主管部门报备并接受监督。
(4)科研平台和实验室应建立针对重要危险源的应急预案;
安全检查人员要佩戴标识、配备照相器具。进入涉及危化品、生物、辐射等的实验室要穿戴必要的防护装具;检查辐射场所要佩戴个人辐射剂量计;配备必要的测量、计量用具(手持式VOC检测仪、声级计、风速仪、电笔、万用表等);;实验场地;;;
实验期间有记录;
现场查看门牌,查阅档案;安全设施;(1)在显著位置张贴有紧急逃生疏散路线图,疏散路线图的逃生路线应有二条(含)以上,路线与现场情况符合。
(2)主要逃生路径(室内、楼梯、通道和出口处)有足够的紧急照明灯,功能正常,并设置有效标志指示逃生方向。
(3)人员应熟悉紧急疏散路线及火场逃生注意事项(现场调查人员熟悉程度);;;4.门禁监控;5.实验室防爆;基础安全;1.实验室配电容量、插头插座与用电设备功率须匹??,不得私自改装。
2.电源插座须有效固定。
3.电气设备应配备空气开关和漏电保护器。
4.不私自乱拉、乱接电线、电缆,禁止多个接线板串接供电,接线板不宜直接置于地面。
5.禁止使用老化的线缆、花线、木质配电板、有破损的接线板,电线接头绝缘可靠,无裸露连接线,穿越通道的线缆应有盖板或护套,不使用老国标接线板、插座。
6.大功率仪器(包括空调等)使用专用插座。
7.电器长期不用时,应切断电源。
8.配电箱前不应有物品遮挡并便于操作,周围不应放置烘箱、电炉、易燃易爆气瓶、易燃易爆化学试剂、废液桶等;配电箱的金属箱体应与箱内保护零线或保护地线可靠连接;给水排水系统布置;个体防护;1.个体防护用品合理存放,存放地点有明显标识;化学安全;危险化学品储存区;
危险化学品须向具有生产经营许可资质的单位购买,查看相关供应商的经营许可资质证书复印件。进口危险化学品应当向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危险化学品登记的机构办理;装有配制试剂、合成品、样品等的容器上标签信息明确,标签信息包括名称或编号、使
用人、日期等。
无使用饮料瓶存放试剂、样品的现象,如确需使用,必须撕去原包装纸,贴上试剂标签
不使用破损量筒、试管、移液管等玻璃器皿
;危险化工工艺指导书和应急预案上墙或便于取阅,实验人员熟悉所涉及的危险性及应急处理措施,按照危险化工工艺指导书进行实验;管制类化学品管理;气体管路和气瓶连接正确、有清晰的标识;实验室化学废弃物的收集、分类和转运;生物安全
;BSL-3/ABSL-3、BSL-4/ABSL-4实验室须经政府部门批准建设,BSL-1/ABSL-1、BSL-2/ABSL-2实验室由单位建设后报卫生或农业农村部门备案;使用紫外灯的生物安全实验室应设安全警示标志,尤其要对紫外灯开关张贴警示标识。
使用紫外灯的生物安全实验室在消毒过程中禁止人员进入。采用紫外加臭氧方式消毒应在消毒时间结束后有一定的排风时间,臭氧消散后人员方可进入;(病原微生物菌(毒)种保存在带锁的冰箱或柜子中,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行双人双锁管理。有病原微生物菌(毒)种保存、实验使用、销毁的记录;外来人员进入生物安全实验室须经负责人批准,并有相关的教育培训、安全防控措施。出现感冒发热等症状时,不得进行病原微生物实验;在合适的生物安全柜中进行实验操作,不得在超净工作台中进行病原微生物实验。
安全操作高速离心机,小心防止离心管破损或盖子破裂造成溢洒或气溶胶扩散。
有合适的个体防护措施,禁止戴防护手套操作相关实验以外的设施设备;动物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