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模式研究.ppt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模式研究汇报人:卢丽静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模式研究国内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模式及特点工程课程模式国外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模式及特点2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1〕使受教育者获得在某一领域从事几种工作需要的广泛知识和根本技能,使之在选择职业时不致受到本人受教育的限制,甚至一生中可以从一个活动领域转向另一个活动领域;〔2〕为受教育者从事的第一个工作提供充分的专业上的准备,并提供有效的在职培训;〔3〕使个人具备其职业生涯各阶段都可以继续学习所需要的能力、知识和态度。3
职业教育课程的特点〔1〕岗位针对性强课程目标的岗位针对性强,针对一个工作岗位或一群工作性质类似或相近的工作岗位。〔2〕对社会需求反响快社会需求是职业教育课程的出发点,根据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做出最快的反响,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合格劳动者〔3〕强调动手能力的培养,注重社会实践〔4〕社会参与职业学校课程的制定与实施。多数职业学校设有由工商界人士与教育界人士共同组成的课程开发委员会,负责开发、审查和评估所设课程及其实施方法。4
高职课程模式概述
课程模式课程模式是按照一定课程设计理论和一定学校的性质任务建立的、具有根本课程结构和特定育人功能的、用在特定条件下课程设置转换的组织形式。高职课程模式高职教育课程模式是指各种高职教育课程开发活动及其成果(如专业教学方案、课程大纲、教材等)中有代表性的局部。返回5
“双元制”课程模式国外职业教育课程模式CBE课程模式职业群集课程模式6
“双元制”课程模式〔核心阶段式课程〕
“双元制”课程模式作为德国职业教育的主要形式,其根本性标志是学生具有双重身份,既是学校的学生,又是企业的学徒,学生一方面在职业学校(公立)接受包括文化根底知识和专业理论知识的教育,另一方面在企业(通常是私营的)接受职业技能训练。课程模式的特点:一、满足企业的需要二、以技能培训为主三、行会在职业教育中起到很大作用7
“双元制”课程模式〔核心阶段式课程〕
“双元制”职业教育的课程开发步骤主要有制定课程标准和设计课程结构。课程标准由培训条例和教学方案纲要两局部组成,培训条例由企业实施,而教学方案纲要那么由职业学校实施,两者相辅相成。“双元制”课程结构中有三局部课程:普通课程、专业课程、实践课程。8
CBE课程模式〔CompetencyBasedEducation〕加拿大等北美国家的“CBE模式”是以能力为根底的教育指导思想和教育模式,该模式的主要精神实质是从社会实际需要出发,与用人单位合作,以能力培养为根底来开发、实施、评价课程。CBE课程模式开发步骤为:第一、工作分析〔工作职责与任务〕第二、任务分析〔最终绩效目标和能力目标〕第三、教学分析〔教学模块或单元〕第四、教学开发〔教学目标、教学大纲和评价方法〕第五、教学实施〔实施教学、综合评价〕9
职业群集课程模式〔理论根底〕生计教育“充分准备与开展成功的职业生涯乃是职业教育的目标”是生计教育的主要理念。在学生就业过程中,学生不仅应使学生在职业生涯阶梯上,稳定地迈出第一步,而且应该继续开展,以获得更大的成功。因而学校应该提供具有开展潜力的课程和弹性的课程。10
职业群集课程模式职业群集课程模式是以职业群作为课程编制的出发点和根底。职业群集课程中包含两局部内容,该职业群共同的知识与技能以及相关职业的入门技术。学生毕业后,在企业中进一步接受针对职业岗位的培训。职业群共同的知识和技能职业A入门技术职业B入门技术职业C入门技术11
国外主要职业教育课程特点一、实现了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的转变二、实现了由“教育专家导向”向“社会需求导向”的转变三、实现了“学科系统性”向“职业系统性”的转变四、实现了教学中心地位由“教师”向“学生”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