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城市轨道交通概论(第2版):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PPT教学课件.pptx

发布:2025-05-19约1.86万字共10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项目五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

目录任务一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的功能和要求1任务二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的供电原理2任务三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的构成3

学习目标(1)了解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的功能。(2)了解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的基本要求。(3)掌握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的供电原理。(4)掌握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牵引网供电的制式。(5)掌握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的构成。

阅读与欣赏我国电力的成长史:从星星之火到燎原之势天热了,手指轻轻拨动开关,空调、电风扇等电器开始运转,这就是人们日常生活习惯的动作。在开关的背后是迄今最复杂的人造电力系统。我国的电力工业是从“服务”帝国主义列强掠夺中国大量煤炭资源开始的。当时我国的电力工业的总体规模小,单机容量规模小,单厂规模小,并主要集中在租界、东北和江浙等地,大多数中国人还没用过电。不破不立,破而后立,我国电力事业在经过五十多载的沉沦后终于在1949年迎来了曙光。随着天安门城楼上的宣言响彻全世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我国的电力工业是在“中共中央燃料工业处”的基础上起步的。在这一基础上,我国组建了燃料工业部,管理全国的煤炭、石油和电力工业。

阅读与欣赏没有强大的工业,就没有强大的国防,就不能独立自主、安心地发展建设。在认真研究发达国家的工业建设史后,我国最终确定以电力为突破口,在发展基础设施的同时引进苏联的技术力量建设重工业体系。当时,我国东北、华北地区已形成的电力系统如下。(1)东北中部电力系统:以丰满水电站为中心,采用154kV输电线路,连接沈阳、抚顺、长春、吉林和哈尔滨等地区。(2)东北南部电力系统:以水丰水电站为中心,采用220kV和154kV输电线路,连接大连、鞍山、丹东、营口等供电区。(3)东北东部电力系统:以镜泊湖水电站为中心,采用110kV输电线路,连接鸡西、牡丹江、延边等供电区。

阅读与欣赏(4)冀北电力系统:以77kV输电线路连接北京、天津、唐山等供电区和发电厂。1949年全国发电量只有43亿千瓦时,远远不够用。同年初,我国委托苏联彼得格勒水电设计院做出丰满水电站修复和扩建工程的设计(366号设计)。这一年,我国陆续上马上海、哈尔滨、东方三大发电设备制造基地,一边收购设备发电一边加快学习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将其转化为适合中国发电条件的技术。到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的1953年,我国总发电量已突破百亿千瓦时大关。限制重工业发展的电荒问题基本解决了,但新困难接踵而至,即电力系统的自主化。如果苏联中断援助,我国的重工业体系随时有停摆的可能。所以,我国于1953年启动了发电设备和技术的国产化进程。

阅读与欣赏1955年,我国的第一台空冷6000kW汽轮发电机组成功下线,由上海汽轮机厂自行设计和制造;1955年7月30日,电力工业部成立。1956年,我国第一套6000kW火电机组在安徽淮南电厂顺利投入运行,从此结束了我国不能制造火电设备的历史。1957年,我国第一座自行勘测、设计、施工和制造设备的浙江新安江水电站建成,被誉为“长江三峡的试验田”。1958年2月11日,水利工业部与电力工业部合并,第一次重组成立水利电力部(1979年2月23日,水利电力部被撤销,分别设水利部和电力工业部;1982年3月8日,水利部和电力工业部再次合并,第二次设立水利电力部;1988年4月,水利电力部被撤销,成立能源部和水利部;1988年7月,水利部重新组建;1993年,能源部被撤销,成立电力工业部)。

阅读与欣赏1959年10月,我国第一座自行制造设备、自行设计、自行安装建设的大型高温高压热电厂在哈尔滨建成。1969年,我国首座自行设计、施工、制造设备的百万千瓦级水电站———刘家峡水电站投运。1972年,国产第一台20万千瓦火电机组在辽宁朝阳电厂投运;1974年,国产第一台30万千瓦燃油机组在江苏望亭电厂投运;1975年,国产第一台30万千瓦燃煤机组在河南姚孟电厂投运。我国的电力工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电力装机规模和发电规模不断扩大,有力支持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实现了电力在大中城市的普及:电力装机容量从1949年的185万千瓦增长到1978年的5712万千瓦,增加了近30倍;发电量从1949年的43亿千瓦时发展到1978年的2566亿千瓦时,增加了近59倍。

阅读与欣赏我国的电网建设初具规模,初步形成了华北、东北、华东、华中、西北等五个跨省电网及山东、福建、广东、广西、四川、云南、贵州等十多个独立省网,不少省网还分别由几个独立的小电网供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电力工业进入了改革发展阶段,开启了改革之路。按照“政企分开、省为实体、联合电网、统一调度、集资办电”的方针,因地、因网制宜,打破发电环节垄断,打破政府单一定价模式,对电力体制进行一系列的改革。1978年10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