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安徽大学《中级计量经济学》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doc

发布:2025-05-18约3.64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学校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考场____________准考证号

学校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考场____________准考证号

…………密…………封…………线…………内…………不…………要…………答…………题…………

第PAGE1页,共NUMPAGES3页

安徽大学

《中级计量经济学》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题号

总分

得分

批阅人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如果需求是缺乏弹性的,那么()。

A.价格升高5%会导致需求量减少小于5%

B.价格升高5%会导致需求量减少大于5%

C.价格升高5%会导致需求量减少5%

D.价格升高5%会导致需求量增加小于5%

2、商品市场达到短期均衡时,下面哪种情况不一定会出现?()

A.企业的存货投资等于零

B.计划投资等于实际投资

C.计划支出没有发生变化的倾向

D.实际支出等于消费、计划投资、政府购买与净出口之和

3、李嘉图等价定理认为,政府的预算赤字会()。

A.增加当期消费

B.增加家庭未来税赋

C.减少国民储蓄

D.以上均是

4、如果货币的需求方程是(

)d=o.5Y-100r,那么LM曲线的斜率是()。

A.0.001

B.0.005

C.0.01

D.0.05

5、假设市场上两种货币A和B,麦克有40单位的A货币和10单位的B货币,衣服和枪支也各有两种价格,用A货币来衡量,衣服的价格为每件2单位,枪支的价格为每支6单位;用B货币来衡量,衣服的价格为每件1单位,枪支的价格为每支1单位。如果要购买一件消费品,必须同时支付以上两种货币的价格。如果麦克用了他的B种货币,但是没有用完他的A种货币,那么他的消费束为()。

A.他消费了至少5支枪

B.他消费了至少5件衣服

C.衣服的消费量是枪支的消费量的两倍

D.衣服的消费量与枪支的消费量一样

6、韦伯的期望效用函数为

的概率,1-p是他消费

的概率。韦伯在一个确定的收入Z和一个赌博之间做选择,赌博为以0.4的概率获得2500元,0.6的概率获得900元。那么,韦伯的选择可能会是()。

A.Z1444,选择确定的收入;Z1444,选择赌博

B.Z1972,选择确定的收入;Z1972,选择赌博

C.Z900,选择确定的收入;Z900,选择赌博

D.Z1172,选择确定的收入;Z1172,选择赌博

7、央行售出本国货币,购买外国资产将会导致()。

A.国际储备增加,本国货币供给增加

B.国际储备减少,本国货币供给减少

C.国际储备增加,本国货币供给减少

D.国际储备减少,本国货币供给增加

8、以下哪一项会使汽车的供给曲线向右下方移动?()

A.消费者收入上升

B.汽车的价格下降

C.汽车配件价格上升

D.生产汽车的技术水平提升

9、在下列引起通货膨胀的原因中,()最可能是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的原因。

A.世界性原材料价格的上涨

B.银行贷款的增加

C.预算赤字

D.投资增加

10、根据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下列()不影响我国长期经济增长率。

A.全面放开生育二胎政策

B.货币供应量的增加

C.基础研究领域投入的增加

D.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11、假设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U(A,B)=3A+4B,则边际替代率MRS为()。

A.0.75

B.1.25

C.1,因为A和B是完全替代品

D.无法判断,因为不知道A和B的具体消费量

12、消费者决定购买一辆价值18000美元的新车,一经使用,新车的价值就降为15000美元。于是,购买新车的机会成本和使用新车的机会成本为()美元。

A.18000和15000

B.18000和3000

C.3000和15000

D.18000和3000

13、如果在稳态的时候资本大于黄金律,那么减少储蓄率导致了在向新的稳态转移过程中的投资()。

A.上升

B.减少

C.先上开,后减少

D.先减少,后上升

14、税收减免加上紧缩的货币政策,比如20世纪80年代早期美国所采用的政策,将导致()。

A.实际利率上升和投资下降

B.实际利率下降和投资上升

C.实际利率和投资都上升

D.实际利率和投资都下降

15、你从一篇新闻报道中获悉,上个季度国内大部分企业都缩减了产景,同时存货数量也出现了下降。基于这篇报道,在其它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上个季度国内的GDP有可能()。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不确定

16、张先生生活在两个时期,第1期的收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