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黄秋葵栽培技术规程.pdf

发布:2025-05-18约7.03千字共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ICS65.020.20

B31

团体标准

T/NTRPTA0037—2020

黄秋葵栽培技术规程

2020-10-30发布2020-11-30实施

南通市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发布

黄秋葵栽培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黄秋葵的产地环境、生产技术要求和采后技术管理。

本标准适用于苏州市露地黄秋葵生产,生态和生产条件相似的地区可参照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修改单)适用于本部分。

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9687食品包装用聚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

GB/T3543.2农作物种子...68.黄秋葵

GB/T6543运输包装用单瓦楞纸箱和双瓦楞纸箱

NY/T496-2010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NY/T1868-2010肥料合理使用准则有机肥料

NY5010-2002无公害食品蔬菜产地环境条件

NY/T1655蔬菜包装标识通用准则

DB32/T1108-2007黄秋葵生产技术规程

3产地环境

应符合NY5010-2002的规定。

4生产技术措施

4.1品种选用

选用五福、95-1、苏优葵3号等长果型、产量高的品种。

4.2整地作畦

须选择土壤肥沃、疏松、排灌方便、光照充足的田块种植,切忌与棉花等锦葵科作物连茬。播种

2

或定植前,将土地深耕20cm~30cm,基肥以优质腐熟的农家肥为主,每667m施腐熟农家肥1500kg~

2

2000kg,可用商品有机肥替代传统农家肥,每667m商品有机肥500kg~1000kg,商品有机肥应符合NY/T

1868-2010。配施过磷酸钙25kg,磷酸二铵15kg~30kg,草木灰100kg~150kg或硫酸钾15kg,其中三

1

分之二沟施,三分之一拌匀穴施。整地施基肥后,作畦宽70cm~80cm、高20cm~30cm,沟深30cm。

畦面用黑色或银黑双色地膜覆盖于种植行上,盖严盖实。

4.3催芽

将种子放入清水中浸泡1h~2h,再将其浸入55℃~60℃的热水并不断搅拌,保持55℃水温15min

后自然冷却,继续浸种3h~5h,将种子捞出洗净、沥干,再用湿毛巾包好,在25℃~30℃条件下催

芽48h,待一半种子露白时即可播种。

4.4直播关键技术

4.4.1播种方法

2

4.4.1.1宜选隔年收获的种子穴播,株距50cm,行距70cm,2000株/666.67m。

4.4.1.2从4月上旬至8月下旬均可以播种,在播期内播种越早采收期越长、产量越高。

4.4.2播种量

每穴播种2粒,播种后覆细土2cm~3cm,再覆盖薄膜。

4.4.3定苗

在第一片真叶展开时进行第一次间苗,去掉病残弱苗;当2~3片真叶展开时定苗,每穴留一株壮

苗。

4.5育苗移栽关键技术

4.5.1营养土

选用3年未栽培过锦葵科作物的菜园土和腐熟农家肥按7:3(体积比)配制营养土,另按每立方营

养土加200g~300g三元复合肥(含N、PO、KO各15%),混合均匀,堆制30d以上。每立方米营养土,

252

用40%福尔马林于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