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构造与识读》——教案-屋顶的保温隔热 .docx
《建筑构造与识图》课程教案
教案名称
教案名称:建筑构造与识图
授课教师:
授课班级:24级建设工程管理班、24级工程造价班、24级建筑施工技术
课程类型:考试课
PAGE16
PAGE1
教学内容
第六章:屋顶-5
授课课时
2课时
所属项目
屋顶的保温隔热
专业名称
24级建设工程管理、工程造价、建筑施工技术
授课对象
24建设工程管理、工程造价、建筑工程技术
授课形式
讲授
授课时间
授课地点
教材
《建筑构造与识图》童霞主编
教学分析
教学内容
6.6.1屋顶保温
保温材料应具有吸水率低,导热系数较小并具有一定的强度的性能。屋面保温材料一般为轻质多孔材料,分为三种:
①松散保温材料堆积密度应小于300kg/m3,导热系数应小于0.14W/(m·K),常用的有膨胀蛭石(粒径3~15mm)、膨胀珍珠岩、矿棉、炉渣等。
?②整体保温材料常用水泥或沥青等胶结材料与松散保温材料拌合,整体浇筑。如水泥炉渣、沥青膨胀珍珠岩、水泥膨胀蛭石等。
③板状保温材料如加气混凝土板、泡沫混凝土板、膨胀珍珠岩板、膨胀蛭石板、矿棉板、岩棉板、泡沫塑料板、木丝板、刨花板、甘蔗板等。
2.平屋顶保温构造
6.6.2坡屋顶隔热
通风隔热就是在屋顶设置架空通风间层,使其上层表面遮挡阳光辐射,同时利用风压和热压作用使间层中的热空气被不断带走。通风间层的设置通常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在屋面上做架空通风隔热间层,另一种是利用吊顶棚内的空间做通风间层。
????①架空通风隔热
????②顶棚通风隔热
屋顶蓄水隔热
学情分析
知识和技能
基础
工程造价、建设工程管理和建筑施工技术一年级下学期的学生,已经学习了《建筑制图与识图》、《建筑材料》、《建筑制图》等支撑课程,具备了基本的建筑、结构的图纸识图能力。
认知和实践
能力
普遍缺乏施工现场实践经验,标准规范意识不强;对图纸还是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二维平面与三维空间的转化能力不足。
学习特点
工程造价、建设工程管理和建筑施工技术一年级下学期的学生,他们乐于动手,具有创新精神,学习主动性差,工科学习思维和方法体系较差,抽象思维不足,缺乏实践经验,学生喜欢借助现代化的手段学习,喜欢互动式的、参与度高的教学活动。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熟悉屋顶保温隔热的几种分类。
2.理解屋顶保温隔热的构造要点。
能力目标
1.具备识读屋顶保温隔热相关施工图纸的能力。
2.能够正确处理坡屋顶保温隔热相关问题。
素质目标
1.树立爱岗敬业精神和劳动意识,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
2.培养学生具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3.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4.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思政目标
培养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坚持等,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设计内涵、文化自信、民族自信及家国情怀的目的。
教学重点
1.熟悉屋顶保温隔热的几种分类。
2.理解屋顶保温隔热的构造要点。
教学重点解决方案:案例教学,辅以图片、视频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启发式提问加强学生的学习理解。
教学难点
1.具备识读屋顶保温隔热相关施工图纸的能力。
教学难点解决方案:案例教学,辅以图片、视频多媒体教学手段,设定具体应用场景、组织小组开展讨论,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教学策略
教学过程
一、融入思政:通过讲述古建筑屋顶的形式和特色,并尝试进行屋顶设计,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同时在实操中不断增强学生的政治认同、专业情感认同,从而帮助学生认识到掌握识图和绘图技能在工作中所体现出的价值和责任,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引入本门课程。
讲授新内容
1.熟悉屋顶保温隔热的几种分类。回顾描述保温、隔热材料及其特性
2.理解屋顶保温隔热的构造要点。回答问题:见过的屋顶的保温、隔热构造类型及构造做法有哪些?
三、课堂总结
组织小组讨论,由学生进行本节课内容小结,最后点评总结。
教学策略
一年级下学期的学生,他们乐于动手,具有创新精神,学习主动性差,工科学习思维和方法体系较差,抽象思维不足,缺乏实践经验,学生喜欢借助现代化的手段学习,喜欢互动式的、参与度高的教学活动。具体策略如下:
1.课程思政内容巧妙融入知识教学、能力培养过程。在工程案例讲解时融入思政元素,引导学生正确价值观,“润物细无声”的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以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2.创建工程情景,加深对实际工程的感知。利用实际案例,营造真实的工程环境。让学生对所学内容由更深的理解。
3.利用任务驱动组织教学,实现做中学、学中做。
4.小组讨论式进行协同知识建构:作为小组协作学习的一种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