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继承和宏扬优秀道德传统.pptx

发布:2025-05-15约2.38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二节继承和弘扬优良道德传统

一、继承和弘扬中华

民族优良道德传统

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内在要求。个人人格完善的重要条件。为什么要继承和弘扬

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意义)

(二)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

主要内容

1、注重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强调对社会、民族、国家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夙夜在公”(《诗经》)“以公灭私,民其允怀”(《尚书》)国而忘家,公而忘私”(贾谊《治安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宋代范仲淹《岳阳楼记》)

提示封建时代的整体主义思想并不等同于今天的集体主义。由于家国同构,封建时代的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同封建皇权具有利益上的高度一致性。

2、推崇“仁爱”原则和人际和谐孔子:“仁者爱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墨子“兼相爱,交相利”。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儒家“仁爱”思想的演进过程血缘同一(性相近,习相远)仁(仁者,爱仁)礼(克己复礼为仁)忠恕孝悌

“忠”“孝”“恕”“悌”的含义孝:孔子认为“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论语·学而》)。“恕”?“其恕乎!己所不欲,忽施于人”(《论语·卫灵公》)悌者,弟也。“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论语·颜渊》)“忠”:孔子曰“臣事君以忠”(《论语·八佾》)

君01臣----悌----臣忠02恕父---------悌---------父03子--------------悌--------------子孝04妻-----------------悌---------------妻05“仁爱”原则的作用图景

3、讲求谦敬礼让,强调谦敬防矜孔子曰:“恭敬之心,礼也。”“不学礼,无以立。”

4、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孔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无信不立”“言而有信”

5、追求精神境界,把道德理想的实现看作是一种高层次的需要。孔子推崇的君子型人格。“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内圣外王”的境界。

重视道德践履,强调修身养性“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论语-学而》“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

(三)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道德传统的正确方法分析鉴别取舍改造

道德建设中的错误思潮评析文化复古主义思潮认为道德建设的最终目标就是要恢复中国“固有文化”,形成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体的道德体系,并通过这种传统道德的复兴来衍生出现代的科学和民主,即所谓“返本开新”。

主张道德建设的目标就是要把西方道德文化整体移植过来,特别是要用西方个人主义价值观来取代集体主义价值观。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全盘西化的思潮)

(四)要大力弘扬中国革命道德传统

1919年五四运动以来,中国共产党人、一切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中所形成的优良道德传统。01它是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进程中的道德实际相结合的产物02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和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基本原则03中国革命道德传统的特点

中国革命道德传统的主要内容追求真理、热爱人民、无私奉献、顽强拼搏、勇往直前、忠于职守、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等革命精神。

讨论有人认为革命时代的道德是战时道德,不适用于和平年代,你同意这种看法吗?为什么?

二、吸收人类道德文明的优秀成果

优秀的民族道德具有普世价值。异质文化的交流和碰撞、冲突和融合,是道德保持其生命力,实现自我更新和发展的重要机制。0102为什么要吸收人类道德文明的优秀成果?

古希腊“四主德”智慧勇敢节制公正

生命价值原则善良原则公正原则诚实原则个人自由原则美国流行的“五条基本道德原则”

日常生活中的交往礼仪01经济伦理中的合理成分02人道主义思想的合理内核03值得借鉴的西方道德传统

两个饥饿的中国人从

主持那里得到一个面

包的恩赐,二话不说,

两人对半分着吃。两个饥饿的美国人从主持那里得到一个面包的恩赐,其中一个对另一个说:“反正两个人分着吃都吃不饱,不如我们打个赌,谁赢了谁就享用这个面包”。

分粥事宜七个人分一锅有限的粥,你有什么办法实现最大的公平与和谐?

方法一:拟定一个人负责分粥事宜。结果总是主持分粥的人碗里的粥最多最好。

方法二:大家轮流主持分粥,每人一天。结果是每个人在一周中只有一天吃的饱而且有剩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