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机械设备行业深度报告:核电设备迎景气周期,乏燃料后处理长坡厚雪.docx

发布:2025-05-15约3.85万字共6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请务必参阅正文后面的信息披露和法律声明1/32

行业研究 机械设备

行业研究

机械设备2023

机械设备

2023年04月10日

投资评级:看好(维持)行业走势图

——行业深度报告

孟鹏飞(分析师)

mengpengfei@kysec.cn证书编号:S0790522060001

熊亚威(分析师)

xiongyawei@kysec.cn

证书编号:S0790522080004

机械设备沪深300

29%19%

29%19%10% 0%-10%-19%

行业深度报告2022-042022-082022-12数据来源:聚源相关研究报告《聚焦智能制造,着眼母机强国—行业周报》-2023.4.9《氢能产业发展驶入快车道,核心设备需求高增—行业周报》-2023.4.2《AI赋能制造业—行业周报》-2023.3.26我国核电核准节奏加快,2022年核电核准数量达到创纪录的10台。根据中国核学会理事长王寿军的发言,预计后续每年将保持6-8台核准开工。参考台山核电站建设节奏,核岛设备、常规岛设备将分别于开工第3年、第5年进场。我们预计,2019-2022年开工的核电站,将在2023-2025

行业深度报告

2022-042022-082022-12

数据来源:聚源

相关研究报告

《聚焦智能制造,着眼母机强国—行业周报》-2023.4.9

《氢能产业发展驶入快车道,核心设备需求高增—行业周报》-2023.4.2

《AI赋能制造业—行业周报》-2023.3.26

l乏燃料后处理建设提速,后处理设备长坡厚雪

我国乏燃料后处理产能严重不足,政府基金支出快速增加,设施建设提速。乏燃料贮运容器、智能设备逐步实现国产。我国从事乏燃料运输容器生产的企业主要有大连宝原、西安核设备等,科新机电等公司亦有布局;景业智能等公司实现乏燃料后处理智能设备国产替代。我们测算,2025年我国乏燃料运输容器市场空间或达199.1亿元,乏燃料后处理智能装备探寻千亿市场规模。

开源证券证券研究报告l看好新燃料及乏燃料运输容器、智能设备、冷却塔等从0到

开源证券证券研究报告

新燃料运输容器国产替代伊始。核燃料组件换料周期一般为18个月,单次更换1/3的燃料。科新机电、上海阿波罗、西安核设备、南通中集能源、大连宝原、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等公司机构已获批准。我们测算,2025年我国核燃料换料所需运输容器市场空间约为26.3亿元,2030年将达40.8亿元。

乏燃料贮运容器、智能设备前景广阔。乏燃料运输容器结构复杂,性能要求高,国内厂商主要为大连宝原、西安核设备,科新机电等厂商亦有布局。乏燃料干式贮存可环节乏燃料后处理产能压力,上海阿波罗已有乏燃料干法贮存容器成品交付。实体清单限制下核工业关键设备自主可控需求迫切,景业智能等厂商已入局,部分产品性能可全面或部分实现进口替代。我们测算,2025年我国乏燃料运输容器市场空间或达199亿元,乏燃料后处理智能设备有望探寻千亿市场规模。

冷却塔沿海核电应用趋势明朗。过去沿海核电站多用直流冷却方案,未来冷却塔沿海核电应用有望成为趋势,以2022年核电5698.6万千瓦装机容量,2030年预计达到12000万千瓦装机容量计算,预计有126台核岛用冷却塔和63台常规岛用冷却塔的市场空间。

l受益标的

海鸥股份(冷却塔)、科新机电(核燃料运输容器)、景业智能(核工业智能设备及机器人)、华荣股份(防爆电器)、兰石重装(核级压力容器)、佳电股份(主氦风机)、江苏神通(阀门)、中核科技(阀门)、中密控股(机械密封件)。

l风险提示:核电机组开工进度不及预期,核电设备国产化进程不及预期,乏燃料处理设备研发及国产替代进度不及预期。

行业深度报告

请务必参阅正文后面的信息披露和法律声明2/32

目录

1、核电建设新周期,2023年迎增长元年 4

1.1、核电:广泛应用的清洁能源,前景明亮 4

1.1.1、世界核电历经四次迭代,2050年全球核装机容量或达当前3倍 4

1.1.2、我国核电进入高效发展期,2025年前装机量预计预计达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