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5年大学试题(教育学)-成人教育学考试近5年真题集锦(频考类试题)带答案.docx

发布:2025-05-16约7.58千字共1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

2025年大学试题(教育学)-成人教育学考试近5年真题集锦(频考类试题)带答案

第I卷

一.参考题库(共80题)

1.上课找基本程序和步骤包括:备课、上课、布置课外作业和()。

2.摸底考试属于()评价。

3.在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中,瑞士心理学家关于发生认识论的研究,提示了个体认知发展的一般规律,即按照()、()、()、形式运算水平的顺序发展的特征。

4.认为教学是一种情意活动,是人性的表达的是()

5.设置()的是古代()

6.班主任工作基本任务和具体方法有哪些?

7.怎样才能发挥“非智力因素”在教学中作用?

8.课程标准由前言部分、()部分和()部分、()部分组成

9.教育怎样促进社会化

10.教师进行教学的直接依据是()。

11.循序渐进与促进发展相结合原则

12.培养自信和努力的品质是依据身心发展的()

13.19世纪以前,欧美国家的教育主要由教会或行会主持;19世纪以后,逐渐建立()系统。

14.资本主义教育较之于封建教育进行了哪些重大改革?

15.教师职业的社会地位

16.现代教学策略实施的核心问题是学生()的转变。

17.()教学、探究教学和()教学都属于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

18.教科书编写要兼顾不同学科相关性与同一学科的()性。

19.活动课程的概念是针对()

20.教师的知识素养和能力素养有哪些?

21.课程标准的中心部分是(部分

22.科举制度于()开始盛行,废除于()年。

23.阐述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24.教育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主要通过两条路实现:()。

25.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的教育思想在其()一书中在大量反映

26.()是课程的具体表现形式之一,是课程的总体设计或总体规划。

27.()既是教育的终极目标,是教育的社会功能得以实现的必要条件

28.教师不再上课向学生系统地讲授教材,而只为学生分别指定自学参考书、布置作业,由学生自学和独立作业,有疑难时才请老师辅导,这是()

29.形成学生()的能力是美育的最高层次的任务

30.最明确地构建()体系的是()。其代表作为()

31.就教学的本质而言,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过程。

32.上课的的基本程序和步骤包括备课、上课、布置课外作业以及()

33.当经济增长加快、民主意识高涨、需要提高全民教育素质时,反映在教育目的上就是强调教育平等化和()

34.古希腊的哲学家()采用()法进行教学。

35.试论“五育”之间的相互关系

36.教师以教年龄大的学生为主,而后由他们中的佼佼者去教年幼的或学习差的学生,这种教学组织形式称为()

37.我国采用班级授课,始于清代同治元年于北京开办的()

38.如何在学生中开展合作学习?

39.广义的教育是指以影响人的()为直接目的的社会活动。

40.怎样理解“学生的发展”?

41.钻研教材包括钻研教学大纲、教科书和()

42.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独立的探索、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获取知识和发展能力的方法称为()

43.教育对文化的改造表现为()和()两种形式。

44.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发生于()。

45.引导探究教学法包括发现教学、探究教学和()

46.教育目的具有()、()、()、()。

47.讲授法可分为讲述、讲解和()三种方法

48.热爱学生的具体内容有哪些?

49.如果一个人的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缺乏自我调节能力和坚强的意志,那么不严重的疾病也会把他击倒,体现了个体身心发展的()

50.教学评价的原则包括客观性、发展性、()、指导性原则。

51.教学是()得以再生产的主要手段。

52.课程内容包括哪几个方面的内容?课程内容的具体表现形式有哪些?

53.教学进程的()指教学进程的基本阶段

54.()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它的主要部分是()

55.教育具有两个基本功能,即()和()

56.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57.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58.成人高等教育取得的成绩和经验

59.人类的教育活动起源于()

60.人力资本理论的创立者是()

61.教学中的注重联系的实际有三个方面:一是教学规定的与实践相关的();二是学生本身的实际;三是社会实际。

62.压缩课时、增强学科间的横向联系,避免完整的知识被人为地割裂的课程类型是()

63.如何从不同的角度来划分课程的类型?

64.不能为学生个性的发展提供()是区别一名普通教师和优秀教师的真正标志。

65.我国的官学体系出现在()

66.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

67.在教学过程中为改进和完善教学活动而进行的对学生学习过程及结果的评价称为()

68.在法规中提出“四有、两爱、两精神”的是()

69.()强调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的一体化,青少年与成人教育一体化,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一体化。

70.指导学生掌握艺术创造的知识和技能,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