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几种常用的串联校正装置及校正方法.pdf

发布:2025-05-19约9.09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几种常用的串联校正装置及校正方法

一、相位超前校正装置

1.电路

1

G()=aJ心+T^RC

+1{

2.传递函数

3.频率特性

二、校正原理

用频率法对系统进行超前校正的基本原理,是利用超前校正网络的相位超前特性来增大系统的相位裕量,以达到改善系统瞬态响应的目的。为此,

要求校正网络最大的相位超前角岀现在系统的截止频率(剪切频率)处。由于RC组成的超前网络具有衰减特性,

因此,应采用带放大器的无源网络电路,或采用运算放大器组成的有源网络。

一般要求校正后系统的开环频率特性具有如下特点:

①低频段的增益充分大,满足稳态精度的要求;

②中频段的幅频特性的斜率为-20dB/dec,并具有较宽的频带,这一要求是为了系统具有满意的动态性能;

③高频段要求幅值迅速衰减,以较少噪声的影响。

三、校正方法

方法多种,常采用试探法。

总体来说,试探法步骤可归纳为:

1.根据稳态误差的要求,确定开环增益K

2.根据所确定的开环增益K,画岀未校正系统的博特图,量岀(或计

3步。

算)未校正系统的相位裕度。若不满足要求,转第

3.由给定的相位裕度值,计算超前校正装置应提供的相位超前量(适

当增加一余量值)。

4.3步。选择校正装置的最大超前角频率等于要求的系统

截止频率,计算超前网络参数a和T;若有截止频率的要求,则依该频率计算超

-1

设计一个超前校正装置,使校正后系统的静态速度误差系数Kv=20s,相位裕度为丫》50°

解:根据对静态速度误差系数的要求,确定系统的开环增益K。

K-^―=2X=2Q

v

2)

出卫

绘制未校正系统的伯特图,如图中的蓝线所示。由该图可知未校正系统的相位裕度为Y=17°

,c,fl

+^=50-17-F5°=38

根据相位裕度的要求确定超前校正网络的相位超前角

由P133页,式(6-5)

101gi=L01g42=6,2rfB

超前校正装置在W处的幅值为

m

在为校正系统的开环对数幅值为-6.2dB对应的频率,

这一频率就作为是校正后系统的截止频率。

计算超前校正网络的转折频率,由P133,式(6-4)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