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103T 140-2022 洛河艾栽培技术规程.docx
ICS65.020.20CCSB05
DB4103
洛阳市地方标准DB4103/T140-2022
洛河艾栽培技术规程
2022-05-16发布2022-06-16实施
洛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I
DB4103/T140-202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洛阳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主要起草单位:洛阳市园艺工作站、伊川县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洛阳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洛阳市农产品安全检测中心、洛阳市种子管理站、孟津区公共检验检测中心、河南省农业农村厅机关服务中心、河南浩迪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河南舒尔康艾制品有限公司、伊川艾鑫农民专业合作社。
本文件起草人:田玉广、尤宇新、李建锋、王霞辉、杨辉、代红兵、王小丽、许肖云、卫艳利、马俊利、王磊、李芳、师媛媛、王永波、刘风英、马民、常灿芳。
1
DB4103/T140-2022
洛河艾栽培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洛河艾的定义、生长环境、繁殖、栽培与管理、虫草害防治、翻茬重栽、采收及包装贮藏条件。
本文件适用于洛河流域洛河艾的栽培、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
件。
GB3059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15618
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NY/T393
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
NY/T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3术语和定义
3.1
洛河艾
菊科蒿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因生长在洛河流域而得名。洛河艾株高0.8m~2.0m,茎具明显棱条,上部分枝。叶厚、掌状,缺裂浅,香气浓,叶背多具灰白色或白色绒毛,单叶互生。花期9月~10月,果熟期11月~12月。干叶燃烧能力极强,烟呈灰白色,烟味友好无刺激。
4环境要求
4.1气候条件
洛河艾生长在春季多风,夏季炎热,秋季日照充足,冬季干冷、雨雪稀少的气候条件下。年均日照时数为2141.6h,海拔1000m以下的向阳丘陵、缓坡山地、沟坎和平地。
4.2栽培条件
洛河艾生长的土壤类型以弱酸偏碱的壤土或棕壤为主,土层厚度>30cm,pH6.3~7.8。在荒坡、田边、地头等地均可种植,最适宜在洛河滩涂地和两岸丘陵地栽培,附近无生活废水和工业污水。
空气质量应符合GB3059的规定,灌溉水符合GB5084的规定,土壤应符合GB15618的规定。
5繁殖方法
2
DB4103/T140-2022
5.1根段繁殖
9月~10月,最后一茬艾草收获后把2a~3a生洛河艾根全部挖出,切段,每段长5cm~8cm,作为繁殖根茎。
5.2根孽苗繁殖
在两年生艾田中,当根孽苗生长高度15cm~20cm时,在雨后或浇灌后,挖取幼苗,一般每墩挖出2~3株,自带根茎长度>8cm,3月~9月均可进行繁殖。
5.3分株繁殖
幼苗生长高度20cm~30cm时,在雨后或浇灌后,挖出整株分成数株即可。
6栽培
6.1整地
冬前深翻,冻伐熟化,旋耕2~3次。结合犁耙每亩一次性施足腐熟有机肥500kg~1000kg,或复合肥(N、P、K=15:15:15)40kg~80kg,翻入土层。作栽植畦,畦宽约2m,长度随地势而定。四周开好排水沟,防止积水烂根。
6.2栽种
3月~9月,选择壮苗,土壤墒情好进行。按株行距20cm×30cm,每穴1~2株。移栽时根系平放且舒展,覆土压实,栽后及时浇水,2d~3d再次浇水保苗。
10月~11月,挑选长5cm~8cm根茎,埋根种植。土壤含水量为50%~60%时用拖拉机开沟,沟宽约30cm,深约12cm,将根段均匀撒入到沟底,耙平保墒。
7田间管理
7.1除杂
第一年移栽后,幼苗生长40cm以上时,人工拔除幼苗中混入的艾蒿,确保洛河艾纯度。7.2除草
栽植第一年必须人工拔除大草,2月~4月结合中耕除掉幼嫩杂草。
一年生禾本科杂草。3~5叶期,每亩用5%精喹禾灵乳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