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栾川蕙兰设施栽培技术规程》DB4103T 186-2025.docx
ICS65.020.20CCSB62
4103
洛阳市地方标准
DB4103/T186-2025
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栾川蕙兰设施栽培技术规程
2025-03-21发布
2025-04-21实施
洛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I
DB4103/T186-2025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洛阳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洛阳市种业发展中心、栾川县兰花学会、洛阳市农林科学院、栾川县农业产业发展服务中心、汝阳县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宜阳县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伊川县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田玉广、郭建庄、张念辉、卢林、姚丹丹、齐慧颖、张向月、卢现红、张玉妞、王海荣、李战琴、乔辉、苗沛然、张媛媛、杨静娟、张燕、张小凡、杨金太。
DB4103/T186-2025
1
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栾川蕙兰设施栽培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蕙兰CymbidiumfaberiRolfe的产地环境、栽培设施、繁殖技术、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档案管理等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栾川及周边相似区域的蕙兰设施栽培。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832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所有部分)
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NY/T393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
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栾川蕙兰
根圆柱状、粗壮,灰白色,前端有明显根冠。叶色黄绿至深绿、光亮,叶片5~8枚,叶长80cm以上;花蕾多生,小花数大于10朵,大花型,花瓣厚且下方花瓣特化为唇瓣,花色白、黄、绿、紫红或带有紫褐色斑纹,多带香味,花开15d~20d;蒴果近狭椭圆形,花期3~5月。
3.2
假鳞茎
兰科植物的变态茎,通常卵球形至椭圆形,肉质,绿色或其他色泽。
3.3
花莛
花莛又名“花葶”“花箭”等,由兰花花芽发育而成的、长有花朵的地上茎。
3.4
簇兰
2
DB4103/T186-2025
聚集成一簇的兰花。
3.5
兰株
具1个假鳞茎及3片叶以上的带根兰花植株。
3.6
兰丛
2株或2株以上自然连体成丛状的兰花植株。
4产地环境
原产地域范围为东经111°11′~112°01′,北纬33°39′~34°11′;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2.1℃;年平均日照2103小时,无霜期198d;年平均降水量864.6mm,空气湿度80%左右,水质清澈、甘甜,富含丰富的钠、镁等营养元素;空气优质且流通性好,无氯、氟化物等有害成分;土层深厚,透气性良好,腐叶土含量丰富,PH值在5.5~6.5,适宜蕙兰根、须根发育。栾川蕙兰生产主要分布行政图见附录A。
5栽培设施
5.1设施类型
生产上常用连栋温室、日光温室。环境空气质量应符合GB3095要求。
5.2设施配置
具有加温、降温、遮阴、通风、喷灌系统等设备;装备底部镂空式栽培活动架,高度0.6m~0.8m。
6繁殖技术
6.1分株繁殖
6.1.1分株时间
簇数上生长有4株连体的簇兰可分株,最佳时间是蕙兰休眠期。
6.1.2分株苗选择
选择生长良好、无病虫危害的2~3年壮苗为宜。
6.1.3分株方法
6.1.3.1分株苗准备
分株时保持基质较干燥,防止分株和装盆时脆而易断的肉质根受伤太多。
6.1.3.2工具准备
DB4103/T186-2025
3
将分株工具在酒精灯上烤20s~30s消毒,也可用75%酒精、0.1%高锰酸钾溶液、1mol/L氢氧化钠(钾)等进行消毒。
6.1.3.3基质准备
基质宜选用腐殖土、腐叶土、泥炭土、珍珠岩、松树皮、草炭、植金石、赤玉土等配制,或选用兰花专用栽培基质。pH值5.5~6.5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