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MgO基复合材料类芬顿和光降解水中有机污染物性能研究.pdf

发布:2025-05-16约14.37万字共8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MgO基复合材料类芬顿和光催化-类芬顿降解水中有机污染物性能研究

摘要

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一些高毒性、难去除的有机废水排入到水系中,给人类健

康和生态系统带来了严重威胁,所以迫切需要一种绿色的解决方案。在众多处理方法

中,类芬顿法和光催化法因高效、环保和操作简便等优点脱颖而出。但是类芬顿法受

限于较窄的pH应用范围、光催化法受限于光生载流子复合率高,导致二者的应用受到

限制。氧化镁(MgO)具有丰富的表面缺陷、较高的比表面积、无毒和低价等优点,

作为类芬顿和光催化催化剂被广泛研究。然而,MgO存在带隙较宽(Eg=5.6eV)、光

吸收范围小、光生电子空穴易复合、导电性差等问题,导致MgO的催化性能较低。为

了解决上述问题,本论文将MgO与其他半导体(ZnFeO,ZnO,g-CN)复合组成异

2434

质结,同时引入氧空位来提高其类芬顿催化性能和光催化性能,实现对有机污染物

(罗丹明B和四环素)的高效降解。具体如下:

(1)采用溶胶凝胶法结合高温煅烧法制备了不同比例的MgO/ZnFeO,分别研究

24

了其类芬顿降解四环素的性质和光催化-类芬顿协同降解罗丹明B(RhB)的性质。利

用ZnFeO中的铁离子,MgO/ZnFeO表现出较高的类芬顿(无光)降解四环素效率

2424

(55.7%),但对罗丹明B的类芬顿降解效率仅40%。为了进一步降解RhB,利用

MgO/ZnFeO的光催化-类芬顿协同效应将降解效率提升到69.6%。通过分别测定MgO

24

和ZnFeO的导带与价带位置,确定MgO和ZnFeO形成了Ⅱ型异质结,电子由MgO

2424

的高导带(CB=-2.86V)转移到ZnFeO的导带(CB=-0.19V)中,有效促进了电子

24

-空穴分离,提高了降解效率。最后通过淬灭实验分别得到了类芬顿和光催化-类芬顿协

同降解机理。

(2)氧空位可以加速HO分解,生成大量具有氧化还原功能的活性物种,能有

22

效提高类芬顿催化效率。本章通过高温煅烧制备了MgO/ZnO复合材料,得到具有不同

氧空位浓度的类芬顿催化剂。通过EPR和XPS确定了复合材料的氧空位浓度,类芬顿

降解实验后得到MgO/ZnO对四环素的降解效率为82.3%,实验结果表明,一定浓度的

氧空位对类芬顿降解效率具有一定影响。最后,通过淬灭实验得到类芬顿降解的机理。

(3)制备MgO与g-CN复合材料,形成了S型异质结和Mg-N键,首先,Mg-N

34

键可以与Mg-O键之间竞争氧原子产生氧空位,同时高温煅烧也加速氧空位的生成,

氧空位的存在将提高类芬顿反应效率。其次,Mg-N键连接MgO和g-CN形成S型异

34

质结,S型异质结将降低电子与空穴的复合率,提升光催化性能。通过光催化-类芬顿

哈尔滨工程大学专业学位硕士学位论文

协同实验后检测到对罗丹明B的降解效率为80%,分别是单独MgO和单独g-CN的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