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精品解析:湖北省武汉市常青联合体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原卷版).docx

发布:2025-05-16约4.67千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武汉市常青联合体2021-20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

1.清朝中期的汉口镇商贾数千家,会馆、公所林立,其街道命名也颇有特色,如新安巷、徽州巷、宝庆街、广东巷、江苏巷等。由此可见,汉口镇

A.是各商业城市之首 B.城市布局严整有序

C.商帮活跃,贸易兴盛 D.是著名的手工业市镇

2.如图是关于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图表。对图表信息的解读最为准确的是

A.1949—1960年城市化发展集中在沿海地区

B.1960—1978年因政府政策出现逆城市化

C.1978年至今我国已经完成城市化

D.1949年后中国城市化的发展迅速

3.据记载,明永乐十三年,重开会通河,依托京杭大运河,停止海运。由于运河淤塞,1901年清政府废止漕运。而当西方已有的传统贸易商路被阻塞时,西方人急切地开辟新航路。由材料可推断出中西方

A.对外政策不同 B.国家制度不同

C.经济发展形式不同 D.思想文化不同

4.中国近代通行原则源于英法联军在中国制定并实行的《租界规程》中载明的条文:车辆超过时必须靠路左。1945年左右蒋介石政府迫于美国的压力,把靠左通行改为靠右通行,并特地发布了近代中国第一部交通规则一《城市交通规则》。这说明

A近代中国人主动学习西方文明

B.中国近代交通发展带有殖民色彩

C.交通规则最早出现于甲午战争后

D.中国近代交通规则发生根本变化

5.如表为秦汉时期治疗疫病的相关记载。这表明当时国家为救治疫病

措施

出处

被处以刑罚的人,如果得了麻风病,该如何论处?应送往麻风病人收容所。

《睡虎地秦墓竹简·法律答问》

平帝元始二年,郡国大旱、蝗,青州尤甚,民疾疫者,腾空房舍,为置医药。

《汉书·平帝纪》

皇甫规讨陇右,军中大疫,死者十三四,规亲入庵庐,巡视将士,三军成悦

《后汉书·皇甫规传》

A.发挥地方主导作用 B.建立了最早的救治机构

C.建立完备法律体系 D.重视采取隔离救治措施

6.天花病毒经过三千多年才传播蔓延到世界各大洲,最后于1775年传播到澳大利亚。而在2020年,新冠病毒肺炎一个月时间蔓延全世界,成为全球公共安全事件。导致新冠病毒肺炎急速传染,其关键推手应是

A.防疫措施未执行到位 B.新病毒传染性非常强

C.经济全球化速度加快 D.科学技术的负面影响

7.战国时期,孟子认为“无礼义,则上下乱”,韩非子认为“义者,君臣上下之事”。他们所说“义”的实质是

A.中央集权政治的准则 B.衡量道德修养的标准

C.统治阶层的行为规范 D.维护等级秩序的工具

8.马克垚《世界文明史》中指出理学家提出“理”作为宇宙万物的本源,它以儒家的礼法、伦理思想为核心,吸收佛道思想中的精粹,形成了析理精微、论证明确的哲学体系,这是两汉的粗糙儒学所无法比拟的。据此指出唐宋之际儒学走向“精微”的原因

A.迎合统治者大一统中央集权的需要 B.儒学正统地位受到佛道思想挑战

C.加强人的道德修养的需要 D.儒学系统化、哲学化的结果

9.以下是中国古代重大科技成果在世界重大科技成果中所占比例表

时间

公元前6世纪—前1世纪

公元前1世纪—公元400年

401—1000年

1001—1500年

所占比例

50%

62%

71%

58%

对该表解读正确的是

A.中国古代科技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B.中国古代科技发展具有连续性特点

C中国古代科技与农业生产息息相关

D.中国古代科技重视生产经验的总结

10.严复戊戌时期在《救亡决论》中历数中国传统文化弊端,并倡言:“天下理之最明而势所必至者,如今日中国不变法则必亡是已。”而1918年严氏力主回归传统,高唤:“回观孔孟之道,真量同天地,泽被寰区。”产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

A.一战暴露西方文明弊端引发反思 B.维新变法需借助传统文化

C.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儒学统治地位 D.马克思主义得到广泛传播

11.在两河流域,楔形文字初创之时,仅是一种记账的工具,朴素而简陋。其后,两河流域的居民用楔形文字来辅助记忆。接着,楔形文字成为记录口头的体系。最后,楔形文字则成为表达和沟通思想的工具。这表明

A.文字必须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

B.文字的功能经历了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

C.文字产生之后就不具备完善功能

D.文字的书写经历了一个由繁到简的演变

12.英国著名东非史学家马修回忆他20世纪50年代在东非的考古工作时说:“我认为所调查的一些遗址是沿海地区阿拉伯或波斯殖民遗物……但我逐渐发生了怀疑,因为它们是非洲式的。”据此可推知

A.东非文明的发展深受周边民族文化影响 B.阿拉伯或波斯殖民者的文化逐渐东非化

C.东非文明遗址的存在说明东非外贸发达 D.阿拉伯的伊斯兰教文明在东非广泛传播

13.在公元前9至前8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