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管理方案.pptx
固定资产管理方案演讲人:日期:
CATALOGUE目?录01管理范畴界定02制度体系设计03核心管理流程04信息化管理系统05风险控制措施06管理效能优化
01PART管理范畴界定
固定资产定义与分类标准固定资产定义固定资产计价固定资产分类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时间超过12个月且价值达到一定标准的非货币性资产。包括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非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租入固定资产、融资租入固定资产、接受捐赠固定资产等。按实际成本、重置成本、评估价值等多种方式计价,并遵循相关会计准则。
制定采购计划,进行供应商选择、合同签订、设备选型等,确保采购的固定资产符合企业需求和质量标准。使用阶段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框架使用阶段制定采购计划,进行供应商选择、合同签订、设备选型等,确保采购的固定资产符合企业需求和质量标准。报废阶段根据固定资产的实际情况,进行报废审批、处置、残值回收等,确保报废过程合法合规。
管理目标提高资产使用效率、降低资产损失风险、优化资产配置、提升企业经济效益。管理目标与价值定位01价值定位固定资产是企业生产经营的重要物质基础,加强固定资产管理有助于保障企业正常运营、提高经济效益、增强市场竞争力。同时,固定资产管理也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实现企业财务目标。02
02PART制度体系设计
管理制度编制原则合法性管理制度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确保资产管理合规。完整性制度应涵盖资产采购、验收、使用、维修、报废等全生命周期。有效性制度应具有可操作性和执行力,能够有效控制资产流失。透明性资产管理应公开透明,避免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风险。
分级管控机制设计分级管控机制设计分级负责风险预警流程控制监督检查明确各级管理部门和管理人员的职责和权限,实现分级负责。通过流程控制确保资产管理的关键环节得到有效控制。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和处理资产管理中的风险。定期对资产管理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各项制度得到有效执行。
部门权责划分规范负责制定资产管理制度、监督执行情况、组织资产清查等。资产管理部门负责资产采购计划的制定、采购过程的实施及供应商管理等。采购部门负责资产的使用、保管、维修等,确保资产的完整和安全。使用部门负责资产的资金管理、会计核算、成本控制等。财务部门
03PART核心管理流程
资产采购与入账流程各部门根据实际需求,填写采购申请单并经过审批。采购申请资产选型资产验收资产入账采购部门根据审批后的申请单进行市场调研、选型,确定供应商和采购价格。资产到货后,由采购部门组织相关部门进行验收,并填写验收报告。验收合格的资产,由财务部门进行入账处理,并建立资产卡片。
日常维护与巡检标准资产巡检定期对资产进行巡检,确保资产的正常使用和及时发现潜在问题。01维护保养根据资产的使用情况和维护计划,进行必要的维护保养工作。02资产维修对出现故障的资产及时进行维修,确保资产的正常使用。03巡检记录每次巡检和维护保养都要详细记录,以便后续查询和分析。04
资产报废处置程序报废申请资产处置报废审批报废记录对无法修复或失去使用价值的资产,由使用部门提出报废申请。报废申请需要经过财务部门和主管领导的审批,以确定报废的合理性。审批后的报废资产,由资产管理部门进行处置,包括变卖、报废处理等方式。报废处置完成后,需进行记录并更新资产台账,确保资产信息的准确性。
04PART信息化管理系统
实现资产信息的集中管理、分类、查询、统计等功能,提高资产管理效率。系统建设目标系统建设目标与功能模块资产管理模块、采购管理模块、维修保养模块、报废管理模块等。功能模块
条码/RFID技术应用设计符合标准的标签,并粘贴在固定资产的显著位置,确保信息的准确读取。标签设计与粘贴数据采集方式采用手持式扫描设备或固定式读写器进行数据采集,实现数据的实时更新。采用条码或RFID技术对固定资产进行标识,实现快速识别和跟踪。条码/RFID技术实施方案
数据对接与报表生成机制01数据对接实现与财务、采购、维修等部门的数据对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02报表生成机制根据实际需要,设计各类报表模板,并自动生成相应的报表,便于管理层决策和分析。
05PART风险控制措施
资产信息不准确、不完整,导致管理漏洞。固定资产登记管理不善资产使用寿命缩短,维修成本增加,甚至引发安全事故。日常维护与保养不到位采购过程不透明、验收标准不严格,导致质量问题或资产流失。资产采购与验收环节漏洞010302常见管理风险识别资产流失、浪费,甚至引发环境污染等问题。报废与处置管理不规范04
资产流失防范策略加强资产登记与审核建立详细的资产档案,定期进行盘点与核对,确保资产信息准确无误化日常维护与保养制定科学的保养计划,降低资产故障率,延长使用寿命。严格采购与验收流